+高级检索

1988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铌板织构的弹性分析—金属材料的各向异性(Ⅶ)
    陈洪荪 马琳 尤世武
    1988(3).
    [摘要](1113) [HTML](147)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为系列研究报告《金属材料的各向异性》的第七篇。运用前面介绍的弹性分析方法,对铌板的织构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X射线衍射分析法符合得很好。对方法本身作了若干重大的改进,提高了方法的可靠性与精确性。
    2  工业Zr-4合金中的两种沉淀相
    张廷杰 田振业 王克光
    1988(3).
    [摘要](1169) [HTML](138) [PDF 0.00 Byte](0)
    摘要:
    工业生产过程中Zr-4合金产生的沉淀相主要是金属间化合物Zr(CrFe)_2和锆的氢化物。铸锭和经过α相区加工的材料中,Zr(CrFe)_2是尺寸较大的、具有FCC结构的粒子;时效处理产生细小的具有HCP结构的Zr(CrFe)_2粒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氢化物主要是片状的,具有FCC结构的δ氢化物。少量γ氢化物可能由应变诱导生成。文章讨论了沉淀相之间的关系。
    3  添加CeO_2与La_2O_3的新型钨基合金的研究
    赵慕岳 易屏华 王伏生
    1988(3).
    [摘要](1194) [HTML](128)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对添加CeO_2与La_2O_3的W-Ni-Cu高比重合金的主要性能之影响规律;并研究了CeO_2与La_2O_3添加量对合金性能和烧结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添加量和烧结工艺条件下,添加有CeO_2与La_2O_3的W-Ni-Cu合金之抗拉强度有所提高。并对CeO_2和La_2O_3的弥散强化作用和对烧结过程的影响作了理论分析。还对添加CeO_2与La_2O_3的新型合金进行了高温抗氧化性试验与在五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试验。
    4  钛及钛合金海水腐蚀的电化学研究
    胡耀君 蔡学章 刘果宗
    1988(3).
    [摘要](1371) [HTML](154) [PDF 0.00 Byte](9)
    摘要:
    为使Ti在海洋工程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认识这些材料在海水中的腐蚀特性。本研究选用常规的和自设计的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纯钛(TA2),Ti-6Al-4V(TC4),Ti-4Al-3Mo-1V(BT14)、Ti-4Al-0.005B(TA5),Ti-0.2Pd,Ti-0.3Mo-0.8Ni(Ti-12),Ti-3Al-2.5V(T-3-2),Cu70Ni30(B30),不锈钢(18-8)等材料在天然海水中的极化特性、腐蚀电位以及相互间偶对的电偶腐蚀效应,测试并描绘了稳定电位、电偶腐蚀的开路电位、电偶电流与时间曲线
    5  钯与碘化钾、氯化亚锡的显色反应及钛合金中钯的测定
    杜泽华
    1988(3).
    [摘要](1088) [HTML](126) [PDF 0.00 Byte](0)
    摘要:
    前言对钯与碘化钾、丁基罗丹民B及钯与碘化钾、罗丹民B、聚乙烯醇体系已作过研究,但没有实际应用的报导。本文研究了钯与碘化钾、氯化亚锡的显色反应并应用于钛合金中微量钯的测定。本方法操作简单,
    6  YBa_2Cu_3O_(7—δ)等高Tc超导体的机制
    王其俊
    1988(3).
    [摘要](1297) [HTML](130) [PDF 0.00 Byte](20)
    摘要:
    本文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概述了超导发展史,从中可以得到三个结论:1.实验是创立超导理论的源泉,又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手段;2.实验导致实用超导材料和磁体技术的诞生;3.理论和先进的实验技术促进了超导隧道效应的发现和超导电子学的兴起。亦即实验、理论和技术三者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把人们的认识推向愈来愈高级的水平。第二,总结了YBa_2Cu_3O_(7-δ)等高Tc超导体的主要性质,并与传统超导体进行了对比,从中引出这类超导体的机制还是传统超导体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而个性是:它们是由
    7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工艺方兴未艾
    刘绍蕖
    1988(3).
    [摘要](1135) [HTML](137) [PDF 0.00 Byte](0)
    摘要:
    一、概述在过去十几年中,粉末冶金作为一种生产成品尺寸或接近成品尺寸制品的成形工艺已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除常规的粉末冶金外,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粉冶方法。这些
    8  高比重钨合金(二)
    朱桂森
    1988(3).
    [摘要](1044) [HTML](135)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是“高比重钨合金”一文的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扼要介绍钨合金的热处理、加工变形特点、组织结构及其应用。至此全文续完。
    9  国外钛工业进展概况
    宁兴龙
    1988(3).
    [摘要](1208) [HTML](131) [PDF 0.00 Byte](10)
    摘要:
    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外海绵钛及各种钛加工半成品生产、科研的情况,介绍了钛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合金、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开发动向;例举了钛应用的新发展。
    10  KJJ开关用三层复合丝
    毛忠汉
    1988(3).
    [摘要](1077) [HTML](144) [PDF 0.00 Byte](0)
    摘要:
    贵金属资源的短缺和用量日益增大的矛盾迫使人们千方百计地寻找节约贵金属的途径,其中发展贵金属复合材料就是节约贵金属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复合丝、复合板、复合铆钉等。联邦德国INOVAN公司生产的
    11  半导体工业中的金焊丝
    阎景贤
    1988(3).
    [摘要](1105) [HTML](128) [PDF 0.00 Byte](0)
    摘要:
    铂、银、特别是金等贵金属,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工业中。仅仅日本一个国家的工业用金量就达到105吨,其中44%用于电子工业。金的用途之所以会如此广泛,乃是因为金具有惊人的抗腐蚀能力和很高的导电
    12  新型的功能材料—贮氢材料的开发应用
    龙克昌 倪起峰 贾秀馥
    1988(3).
    [摘要](1175) [HTML](139) [PDF 0.00 Byte](0)
    摘要:
    贮氢材料,特别是稀土贮氢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在近十多年的时间内,贮氢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以各种工艺方法研制出许多性能优异的贮氢合金,其中某些稀土合金系已成为实用化的贮氢材料。在氢气贮存、氢净化、工业放空氢回收、氢化物氢压缩、氢化物热能泵和催化等方面开始获得应用。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贮氢材料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氢能源的开发应用将会为稀土贮氢材料开辟广阔的新市场。
    13  钼、钽毛细管试制中产生的几种缺陷
    赵兴乙
    1988(3).
    [摘要](1070) [HTML](139) [PDF 0.00 Byte](0)
    摘要:
    前言毛细管制取工艺尽管较多,但最终都离不开空拉拔工艺。对于薄壁毛细管、空拉拔工艺除本身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捻头)以及其它工序带入的缺陷很容易暴露外,在空拉
    14  钛铝化合物综述(一)
    Harry A.Lipsitt 万菊林 庄迅涛
    1988(3).
    [摘要](1374) [HTML](151) [PDF 0.00 Byte](0)
    摘要:
    在过去十二年内,我们所作的努力已经从最基础的研究,如韧脆转变的机理,发展到改良化合物性能的合金开发方面的研究,发展到关于锭的浇铸和锻造以及板材的轧制方面的初加工工艺的研究,并进一步进行了
    15  溶胶制粉技术
    黄金昌
    1988(3).
    [摘要](1008) [HTML](141) [PDF 0.00 Byte](0)
    摘要:
    据认为,原始粉末是陶瓷生产中最关键的因素。完美无缺的粉末必须是纯净和均质的,其尺寸为亚微米级,而且应该各向同大和尺寸分布范围狭窄,用它制成的结构和电
    16  在钼中加ZrO_2提高钼的强度和韧性
    刘康美
    1988(3).
    [摘要](1048) [HTML](143) [PDF 0.00 Byte](0)
    摘要:
    在钼中加ZrO_2,利用ZrO_2的相变可提高钼的强度和韧性。试样制备和试验Mo粉的平均粒度0.9微米,ZrO_2粉的平均粒度为20毫微米,ZrO_2的最高含量为20%(体积)。Mo和ZrO_2两种粉末在Al_2O_3球磨筒内,加酒精混合3.6—180千秒,混合粉末在大气中自然干燥,用200兆
    17  第一届钨、钛、稀土、锑冶金和材料国际学术会议将在长沙召开
    1988(3).
    [摘要](1036) [HTML](133) [PDF 0.00 Byte](11)
    摘要:
    第一届钨、钛、稀土、锑冶金和材料国际学术会议(W-Ti-RE-Sb88)定于1988年11月5日至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会议将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稀土
    18  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
    1988(3).
    [摘要](1311) [HTML](145) [PDF 0.00 Byte](16)
    摘要:
    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直属科研院所之一,与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结为姊妹单位,是国家六十年代重点投资建设的稀有金属材料的科研、生产基地。最初名为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院第一分院,1972年改名为宝鸡有色金属研究所。1983年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