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1997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第十四届国际普兰西学术会议情况

      1997(4).

      摘要 (1277) HTML (154) PDF 0.00 Byte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第十四届国际普兰西学术会议情况殷为宏1,张太贤1,周克崧2,谢惠久1,石明柱3,赵鸿磊1,岳洁4(1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710016)(2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州510651)(3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宝鸡721014)(4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外...

    • 结构图及其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1997(4):1-8.

      摘要 (1100) HTML (15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结构图的坐标选取及其建造,并简要介绍了结构图在材料设计和预见新材料中的应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图是三维结构图和门氏结构图。后者是以门捷列夫数M(能够把电子浓度、原子半径、电负性统一考虑进去的综合特征参量)为坐标的二维结构图,它直观、完整,克服了三维结构图的不足。

    • W2C相的价电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1997(4):9-12.

      摘要 (1267) HTML (159) PDF 0.00 Byte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W2C相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键距差方法计算了W2C晶体中各键上的共价电子数。结果表明,近似平行于c轴最近邻的W-C原子键最强,其共价电子数nA=0.69925,键能EA=141.2kJ/mol;近似平行于c轴的W-W原子间结合力次之,其共价电子数nG=0.20834,键能EG=46.24kJ/mol;位于(0001)面上的W-W原子键也较强,该键上共价电子

    • 爆炸复合界面层内绝热剪切带的一些冶金行为

      1997(4):13-17.

      摘要 (1108) HTML (15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初步探讨了钛/钢爆炸复合界面层内钛侧所产生的绝热剪切带(adiabticshearband)在热处理及各种准静态加载(如拉伸,压缩,疲劳等)后其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等冶金行为的变化情况,为绝热剪切敏感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试验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及拉伸,压缩等准静态加载后ASB内的显微硬度值都高于其钛基体的显微硬度值;经550℃,30min退火后(低于纯钛的再结晶温度)ASB内已形成等

    • 热处理对TP-650钛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997(4):18-21.

      摘要 (1260) HTML (132)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TP-650钛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影响。基体钛合金的显微组织以及TiC粒子与基体间的界面宽度随热处理加热温度而变。TiC粒子在热处理过程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形态与分布没有明显改变。TiC粒子对基体钛合金的再结晶产生重要影响,明显阻碍了晶粒聚集长大。所试验的热处理工艺对TP-650钛基复合材料的强度极限无显著影响,但简单退火和较低温度下的双重热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延性。

    • 新型Ti6253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

      1997(4):22-25.

      摘要 (1122) HTML (14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普通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Ti6253(Ti-6Mo-25Nb-3Al)合金在冷变形,冷变形+时效,固溶,固溶时效状态的显微组织特征,并测定了该合金在时效状态下的拉伸性能。用于本研究的试样是由厚度1mm的冷轧材制取,结果表明,在冷变形的试样中观察到位错堆积和胞状结构;冷变形和时效后,细小分散的α相从β晶内析出;在500℃时效时强度达到1300MPa;在固溶处理后,获得了等轴再结晶组织,并出现了穿

    • 机械合金化Al—12Ti—6Nb合金的热稳定性

      1997(4):26-29.

      摘要 (1230) HTML (12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机械合金化(MA)Al-12Ti-6Nb合金在550℃下空气中长时间暴露后,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其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测定了维氏硬度。结果表明,MAAl-12Ti-6Nb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在550℃下暴露200h后,Al3Ti中的亚稳的α-Ti核才全部转变为Al3Ti,Al3Ti颗粒随之粗化,饼状的Al3Ti变成椭球体;Al3Ti颗粒的粗化是通过Ti,Al原子扩散所控制的α-T

    • 一类快淬粘结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

      1997(4):30-35.

      摘要 (1084) HTML (16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详细研究了用快淬钕铁硼制备粘结磁体的工艺和工艺因素对它的机械,电学,磁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数种粘结剂均能获得很好的结果,粘结剂的含量就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为防止固化过程中的氧化,应采用惰性气氛,氧化后磁体出现α-Fe相;随成形压力的增大,剩余磁强度和磁能积增大;MQ粉末的居里温度为360℃,粉末和粘结磁体的热稳定性都很好,剩磁温度系数αBr(从室温到120℃)=0.11%,开路磁通不可逆损失

    • 液—固混料法制取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的研究

      1997(4):36-39.

      摘要 (1220) HTML (14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行了以氧化钨为原料,稀土氧化物为掺杂相,用液-固混料法将掺杂与氧化钨混合,再经过盐类分解,氧化钨还原等工艺,制取不同掺杂相和掺杂量的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原料类型,还原温度及掺杂相对还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WO2.9为原料的包覆粉,综合性能好;随还原温度升高,粉末还原程度提高,掺杂相含量高的比含量低的难还原,三元系粉末比二元系粉末难还原,用液-固法制备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其

    • 热处理对新锆合金在蒸汽中腐蚀性能的影响

      1997(4):40-44.

      摘要 (1279) HTML (168) PDF 0.00 Byte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静态高压釜腐蚀设备,在400℃,10.3MPa的水蒸汽中对几种热处理状态的新锆合金进行了9个周期累计196天的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3种合金中,冷轧试样经过淬火后其抗均匀腐蚀性能较之经过完全再结晶退火的试样呈下降的趋势,淬火处理降低耐蚀性能的原因是淬火试样中形成了部分不稳定的α′马氏体组织,使β稳定元素(Nb,Fe,Cr)在α相中过饱和;淬火后经过25%冷加工的3种合金试样其抗均匀腐蚀

    • 铂铑合金电化学溶解工艺研究

      1997(4):45-48.

      摘要 (1220) HTML (152)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铂铑合金废料分离提纯工艺中的难题-铂铑合金的溶解,探讨了电化学溶解工艺,论述了在盐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进行交流电化学溶解的反应机理,讨论了电流密度,盐酸浓度,过氧化氢加入量,温度等因素合金溶解速度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方案找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获得了较快的溶解速度,该法操作简单,不需要赶硝作业,不污染铂铑溶解液,可与王水溶解,中温氯化,熔盐溶解等传统的方法相媲美,不污染的铂铑溶解液,可与王

    • 不锈钢纤维毡的孔径研究

      1997(4):49-52.

      摘要 (1188) HTML (164)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毛细管束模型”理论推导出不锈钢纤维烧结毡的中流量平均孔径和最大孔径与纤维直径D和孔隙率E的理论方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处理,推导出中流量平均孔径和最大孔径的经验方程,d=6.15.D.E^3.35,dmax=E^2.06(14.53D-11.36),文中还论述了纤维层数t/D对最大孔径的影响,要得到均匀的高质量纤维毡,应适当加大纤维毡单重。

    • Pd稀土合金与316L不锈钢的真空钎焊

      1997(4):53-55.

      摘要 (1117) HTML (16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Pd稀土合金与316L不锈钢的钎焊工艺,并选择了合适的钎焊料,结果表明,所选钎料AgCuPd28-2,AgCuNi26-3能很好的地润湿两种母材,其α值均小于20°,其中AgCuPd28-2钎焊效果更好;接头抗剪切力分别达到6900N和1120N,满足了使用要求。Pd稀土合金与316L不锈钢的钎焊工艺为:真空度就地10^-3Pa,将两种材料及钎料开始升温至770℃,保温30min,然后再升温

    • 溴化碲分光光度法测定钛铝合金中微量碲

      1997(4):56-59.

      摘要 (1133) HTML (15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溴化碲分光光度法应用于钛铝合金中微量碲的测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干扰试验表明,在所选定条件下,Zn,Mn,Mg,Pb,Mo,As,Y,Sn,Nb,Sb,P,Co,Ni,Ca,Si,Cd,Bi,Ce,Zr,W,V各1mg,Cu,Cr各0.1mgFe为0.2mg,对100μgTe的测定基本无干扰,TiAl基体的轻微干扰可以用同量的TiAl作参比而消除。分别对含Te0.100%和0.020%的两组合成试

    • 铟锡氧化物靶材的应用及管状靶材的爆炸成形

      1997(4):60-63.

      摘要 (1268) HTML (14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铟在自然界是稀散金属,其氧化物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合理利用铟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生产铟锡氧化物(ITO)靶材,介绍了ITO靶材的应用领域,分析了平面ITO靶材与管状ITO靶材的特点,提出了ITO管状靶材的爆炸成形技术,与现有成形技术相比,爆炸成形工艺特别适用于管状靶材成形,对制粉的要求将降低,不丧失粉末的优良性质,通过爆炸成形工艺的分析可知,适当控制状飞片厚度,飞行距离,爆速,炸药厚度并与粉末材料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