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5):1-6.
摘要:介绍了中国钛工业发展的历史,钛的资源和钛的应用情况以及钛合金发展所取得的进展,中国钛工业经历了40余年的研究和发展,目前产能已达到年产3650t海绵钛和2800t钛加工材的生产能力,并建立了一个从海绵钛生产到钛锭熔炼,铸造,加工及钛设备制造的完整的钛工业体系,钛材已被广泛用於化学,宇航,航空等各个工业部门。中国已成长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钛工业国,同时还总结了中国钛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展望了中国钛工
1997(5):7-12.
摘要:电解海水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海滨电站的防污工程上,本文对电解海水常用的几种阳极性能进行了比较,在铂和铂化阳极中,Pt/Ti,Pt/Ta和Pt的损耗率分别大约为500mg/A.a,340mg/A.a和240mg/A.a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加和海水流速的加快,Pt/Ti阳极的极化加剧,由于IrO2/Ti具有比Pt-IrO2/Ti高的析氯电位和低的析氧电位,故IrO2/Ti不是理想的海水电解用阳极,在Pt-Ir
1997(5):13-17.
摘要:研究了DD8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大界面形态的晶体取向及抽拉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界面进入胞晶界面的初始胞晶扰动波长不一致,而由胞晶界面进入平界面时,扰动波长基本不变,只是胞壁变薄而逐渐消失,此类扰动波长的一致或不一致性是由于液相中的随机成分起伏及原子扩散距离的影响所致。在胞-枝转变及其逆过程中,择优取向与热流一致的胞晶和枝晶形态变具有可逆性,择优取向偏离热流方向的晶粒在胞-枝转变时胞晶会发生偏转
1997(5):18-22.
摘要:用金相,SEM和TEM研究了PTMP技术制备的含10%体积分数粒子的Ti-15S/TiC颗粒强化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拉伸断口及拉断试样纵向显微组织特征,原始复合棒料是等轴晶组织,增强体TiC粒子随机分布于基体中,增强体和基体界面连接良好,尺寸较大的TiC粒子中有孔洞存在,有拉伸过程中,由于TiC粒子是主要的承载体而首先断裂,粒子裂纹快速扩展到基体造成复合体快速断裂,尺寸较大的TiC粒子中有原有孔洞
1997(5):23-25.
摘要: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在微细的Al2O3粉末表面包覆一层金属钴膜,以热压制得的Al2O3/Co新型陶瓷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强度和韧性均比纯Al2O3陶瓷有显著的提高,通过对其断裂行为的研究表明,金属钴在基体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分布于晶界的金属钴膜抑制了晶粒的长大,有效地改善了Al2O3陶瓷的脆性及断裂性能。
1997(5):26-29.
摘要:采用圆柱试样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高温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2091Al-Li合金在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稳态流变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91合金为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在温度为300℃~500℃和应变速率为10^-3s^-1~10.0s^-1变形条件范围内,均存在稳态流变特征;稳态流变阶段,流变应力基本保持不变,稳态流变应力随变形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进一步研究
1997(5):30-34.
摘要:某新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钨渗铜喉衬试车后发生了直径收缩,通过对钨渗铜材料的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工艺制度以及成分分析发现引起喉衬收缩的原因;一是钨渗铜材料的钨骨架在试车点火时产生的二次烧结收缩;二是材料的高温强度不足,点火试车过程的喉衬沿轴向伸长,相应以径向收缩来补偿体积变化,提出了改善钨-铜材料高温尺寸稳定性的途径并在后续发动机试车实验中获得了成功。
1997(5):35-39.
摘要:研究了Al含量为33.3at%~52at%Al的5种二元Ti-Al合金在800℃和90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氧化产物,氧化物表面形貌和氧化层剖面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该Al含量范围内,二元Ti-Al合金的氧化层均由具有典型形貌特征的一系列氧化薄层组成,而且在氧化层中均未形成连续致密分布的Al2O3;Al含量对氧化层中Al2O3的形态,分布以及恒温氧化反应
1997(5):40-43.
摘要:采用松装熔渗方法制备Cu50Cr50真空断路器用触头材料,研究了电解Cr粉粒度,粉末的含氧量和含氮量及添加Ni粉末对Cu50Cr50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粒度为75μm~150μm的预处理电解铬粉末和无氧铜块,在干燥的氢气气氛中,于1200℃进行30min熔渗,可获得含氧量为0.03%,含氮量(0.003~0.006)%,(质量)密度(7.8~7.9)g/cm^3,电导率(1.50~1
1997(5):44-46.
摘要:研究了1000℃~1300℃锆-4合金的水蒸汽腐蚀动力学。实验所用材料为锆-4合金管,实验方法为等温氧化实验方法,实验发现,锆-4合金的腐蚀动力学符合抛物线规律:(△W)^2=2.008×10^8.t.exp(-17826/T),随腐蚀反应时间的逐渐延长,锆-4合金的腐蚀反应动力学不再遵循抛物线规律,腐蚀动力学曲线向上偏离初期的抛物线,出现“加速腐蚀”现象。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长时间水蒸汽腐蚀后的“
1997(5):47-50.
摘要:研究了热处理后前后变形Ni-Cu-Fe-Mn-Si合金中的Si的存在形式,在晶界及晶内的分布状态和结构,并研究了在热处理状态下,合金性能的变化,XRD分析表明:Ni-Cu-Fe-Mn-Si合金基体为面心方立结构,在热加工状态(R态)下,Ni-Cu-Fe-Mn-Si合金除Ni3Si相外,还出现了Ni31Si12相。该相为立方结构。TEM分析表明:第二相(Ni3Si)在晶界和晶内弥散分布,少量在晶界聚
1997(5):51-53.
摘要:爆炸复合的有效工业应用是生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使壁厚3.5mm的不锈钢管与钛棒爆炸复合,获得了与钛等强的钛-不锈钢复合棒,结合界面金相观察表明,界面附近的金属流动适度,避免了漩涡窝熔化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完整的结合由不锈钢与钛直接形成,拉剪强度与钛的拉伸强度比值为0.6~0.7。检测结果表明,高强结合是由于存在于界面的金属原子间作用力起到了实质性作用,本质上这是一种冶金结合,同时又避免了许多冶金陷
1997(5):54-57.
摘要:用电阻应变片法测试了变形锡黄铜HSn70-1管材表面的残余应力,分析了拉拔管材变形参数对管材表面残余应力及其他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管材的减壁变形,可以显著地减小管材表面的拉伸残余应力,当减壁比t0/t1大于1.2时,拉拔管材的残余应力较小,经成品退火后管材晶粒组织细小,采用不同型变形方法生产的管材,其表面残余应力也遵循这一规律,2辊冷轧管材有很大的减壁变形,其表面产生了很大的压应力,
1997(5):58-62.
摘要:对YG11C和YG13C两种牌号硬质合金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TEM分析,通过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确认了CoxWyCz物相在淬火回火所得的面心立方钴(α-Co)中的存在,并结合硬质合金热处理前后抗弯强度的测定,其该类物相在面心立方钴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ε-M,Co3W,Co7W6,k-Co3W9C4等物相在热处理后的硬质合金中可起的强化作用,从而提高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
总访问量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96号 邮政编码:710016 联系电话:029-86231117
E-mail:rmme@c-nin.com; rmme0626@aliyun.com
版权所有: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陕ICP备0500681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