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1997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航空螺栓用钛合金材料及镀铝工艺研究

      1997(6).

      摘要 (1044) HTML (151) PDF 0.00 Byte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航空螺栓用钛合金材料及镀铝工艺研究新型β钛合金的名义成分为Ti-10Mo-8V-1Fe-35Al,简称Ti-22,牌号TB3。为使合金更实用于航空紧固件,对合金制备、棒丝材生产、热处理、材料与螺栓性能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已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 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工艺喷涂TiAl涂层

      1997(6).

      摘要 (930) HTML (14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工艺喷涂TiAl涂层TiAl金属间化合物有很多颇具吸引力的性质,例如低密度、高模量以及较强的耐氧化性。但在室温下的低延展性则限制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作为结构材料。另一方面,由于Ti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不仅被作为块...

    •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活性金属渗入法近净成型工艺

      1997(6).

      摘要 (984) HTML (145) PDF 0.00 Byte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活性金属渗入法近净成型工艺新墨西哥先进材料实验室及新墨西哥大学等单位应用RMP法(RecativeMetalPenetration)把两种商业用硅酸铝陶瓷分别与熔融铝反应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Al/Al2O3。它是将预制件尺寸为16cm...

    • 大型钨丝增强等离子喷涂钨管

      1997(6).

      摘要 (966) HTML (135)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型钨丝增强等离子喷涂钨管尺寸为450mm×800mm×12mm的大型钨丝增强等离子喷涂钨管,在航天工业总公司四十三所研制成功。该钨管是用于粉末冶金中频感应烧结炉的核心部件,它的研制成功对推动粉末冶金高温烧结技术和能力有着重大实用价值。该钨管研制在解...

    • Ti-V-Cr系阻燃钛合金的氧化特性

      1997(6).

      摘要 (959) HTML (15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Ti-V-Cr系阻燃钛合金的氧化特性钛合金以其独特的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的零部件。用于涡轮航空发动机的高性能材料在高温、高压下还应具有抗燃烧性能,常规钛合金(如TC4)不能满足此要求。由美国Prat和Whitney公司研制AloyC可满足航空发动机...

    • 添加Sb改善TiAl基合金高温强度

      1997(6).

      摘要 (935) HTML (15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添加Sb改善TiAl基合金高温强度由于TiAl基合金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因此它很有希望成为1000℃以上使用的结构材料。日本正在考虑航空—航天飞机工程计划,拟用TiAl基合金做结构材料,这就需要提高TiAl基合金在1100℃的高温强度,研究发现加入S...

    • 稀释剂对燃烧合成ZrN的影响

      1997(6).

      摘要 (1125) HTML (13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一种新型的燃烧合成ZrN的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用ZrH2作原料,在低压氮气下进行ZrN的燃烧合成。并讨论了其脱氢氮化机理,探索了产物相稀释剂对合成过程、产物相及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压氮气下,用ZrH2燃烧合成ZrN的工艺是可行的。当产物相稀释剂的添加量为20%~25%,粒度与原料粒度接近时,其转化率最高,且颗粒的形貌合成前后没有改变,仍为片层状结构

    • 铀试剂光度法测定钛铝合金中微量锑

      1997(6).

      摘要 (1150) HTML (147)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分光光度法在测定钛铝合金中微量锑的应用。试样以硫酸溶解,在05mol/L~09mol/L硫酸介质中,五价锑被抗坏血酸、硫脲联合还原为三价锑,三价锑与碘化钾、铀试剂(5-Br-PADAP)形成三元离子配合物,该配合物可被苯萃取后于分光光度计620nm处测量吸光度,借以确定钛铝合金中020%以下含量的锑。在确定的条件下钛铝合金元素、常见杂质元素及磷、碲等均不干扰锑的测定。通过对合成样品的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相对标准偏差为1%~2%。

    • 制备纳米级材料的一体化工艺

      1997(6).

      摘要 (900) HTML (14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备纳米级材料的一体化工艺开发原子尺度内的先进材料,需要极净的工作环境,并在极净的基片上将原子一个挨一个地堆积起来。这包括许多过程,如基片清洗、沉积、腐蚀、表面分析、试验等等。由于与每一操作过程相应的仪器设备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操作要求,而且人们不可能将...

    • 稀土钨电极材料及稀土氧化物的作用

      1997(6):1-6.

      摘要 (1105) HTML (14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焊接钨电极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从焊接工作特性分析了对电极材料的要求,比较了纯钨、钍钨电极材料的特点。着重对近年来代钍钨稀土钨电极材料研究及稀土氧化物的作用等有关理论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关研究表明:添加2%稀土氧化物的钨电极材料具有可加工性能。电极的使用性能强烈地依赖于稀土金属氧化物,燃弧过程中它们的行为是影响电极使用、电极温度、逸出功和电弧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稀土氧化物的补给与表面蒸

    • 显微组织和W含量对钽合金动态裂纹萌生的影响

      1997(6):7-11.

      摘要 (1362) HTML (146)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平板撞击载荷造成靶样品层裂过程包括孔洞成核,微裂纹生长成宏观裂纹,裂纹切变扩展导致靶局部或完全剥离。本文重点介绍了Ta和Ta-W合金靶在中低入射应力的平板撞击载荷下裂纹萌生和发展情况,采用金相和扫描电镱观察和分析了Ta和Ta-W合金靶的原始显微组织和气炮加载试验后回收靶的显微组织变化.研究了靶样品在平板冲击载荷下裂纹萌生和发展同原始晶粒尺寸及靶中W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元素W的添加及W含量

    • 铝熔体中原位反应生成TiC颗粒的机制分析

      1997(6):12-17.

      摘要 (1331) HTML (136)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助XRD、EPMA、TEM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铝熔体中原位反应合成TiC进行的研究表明:(1)形成Al3Ti放出的热量可能是引发后续TiC反应的原因之一;(2)整个反应过程中,扩散机制和溶解-析晶机制实际上都存在。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区时,是由较慢的扩散过程控制整个反应。这时,随压制块温度升高,首先发生3Al(1)+Ti(s)→Al3Ti的反应,然后通过该反应的反应热引发TiC的反应;而高温区时

    • 快速凝固Al—8.3Fe—1.9V—2.1Si合金的相转变

      1997(6):18-21.

      摘要 (1133) HTML (162)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技术、差热分析手段研究了快速凝固Al-8.3Fe-1.9V-2.1Si合金的相组成及相转变温度。结果表明,合金中的相组成为αAl+Al13(Fe,V)3Si相;在638℃-645℃温度范围内,立方结构的Al13(Fe,V)3Si相向六方结构的Al3(Fe,V,Si)相转变。钒添加至Al-Fe-Si合金中,提高了快速凝固Al-8.3Fe-1.9V-2.1Si合金粉末的

    • 快速凝固Al88Ce2Ni10非晶铝合金的晶化

      1997(6):22-26.

      摘要 (1058) HTML (129)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用XRD和TEM对非晶Al88Ce2Ni10铝合金晶化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液淬Al88Ce2Ni10非晶铝合金的晶化过程是由初晶型晶化和多重型晶化两个相继的晶化阶段所组成。自第一阶段的晶化放热峰的峰值温度453K起,非晶基体内析出纳米级面心立方结构(fcc)α-Al粒子,且随退火温度的增加,其粒子尺寸、数量及结晶体积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第二阶段的昌化放热峰的峰值

    • 阻燃钛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1997(6):27-30.

      摘要 (1226) HTML (162)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阻燃钛合金Alloy在600℃-900℃范围内的氧化行为。氧化增重试验及XRD、SEM,XPS和EPMA的分析结果表明,在700℃以上,氧化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快速增长,900℃的氧化速度近似于线性规律,氧化增重比常规高温钛合金的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大得多。其原因主要是:(1)由于Cr含量较低,以及Cr同O的亲合力小于Ti同O的亲合力,在600℃以上表面不能形成保护性Cr2O3模;(2)在700℃以

    • WC—Co硬质合金中TaC,Cr3C2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1997(6):31-35.

      摘要 (1250) HTML (144)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添加剂TaC、Cr3C2对WC-10Co合金组合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添加少量TaC(w=2%)、Cr3C2(w=0.44%)可导致WC-10Co合金的WC晶粒明显细化、WC邻接度下降、γ相平均自由程减小,但强韧性有所下降;Cr3C2助长WC-10Co合金WC晶粒断续长大;TaC-WC固溶体耐碱蚀性差;合金断口中沿WC-WC晶界脆断比例增加,TaC-WC固溶体晶粒倾向于穿晶劈

    • 退火温度对掺杂W—Re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997(6):36-40.

      摘要 (1117) HTML (126)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3种含Re量不同的掺杂W-Re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改变了掺杂W-Re丝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电阻率、弯折及晶粒组织。3种含Re量不同的掺杂W-Re丝的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在相同退火温度下含Re量提高,强度越大。当退火温度升至1600℃时,3种掺杂W-Re丝的延伸度达到最高值,随着退火温度继续升高,延伸率明显下降。W-Re丝电阻率随退火温度提高和Re含量增

    • Al-Si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铝青铜合金的工艺研究

      1997(6):41-46.

      摘要 (1360) HTML (14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2kWCO2激光器,在无贵重气体保护激光熔池的条件下,开展了Al-Si合金表面激光熔覆Al青铜合金的研究。探讨了激光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宏观质量影响的基本规律,获得了完整的工艺操作图;研究了扫描速度对熔覆层宏观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分析了自重式送粉条件下铝合金激光熔覆的作用过程和工艺操作图的成因

    • 稀释剂对燃烧合成的ZrN的影响

      1997(6):47-51.

      摘要 (1060) HTML (14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一种新型的燃烧合成ZrN的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用ZrH2作原料,在低压氮气下进行ZrN的燃烧合成。并讨论了其脱氮化机理,探索了产物相稀释剂对合成过程、产物相及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压氮气下,用ZrH2燃烧合成ZrN的艺是可行的。当产物相稀释剂的添加量为20%-25%。粒度与原料粒度接近时,其转化率最高,且颗粒的形貌合成前后没有改变,仍为片层状结构。

    • 影响C/Ru催化剂性能的若干因素

      1997(6):52-55.

      摘要 (1096) HTML (13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钌催化剂的制务及其性能的分析,讨论了影响C/Ru催化剂性能的诸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性能与产品表面活性金属的分散度及金属含量有关;而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浸渍吸附则是影响表面活性金属的分散度及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在浸渍吸附中,要获得优良的吸附效果,炭载体必须经过真空高温活化处理,并具备合适的粒度分布范围,同时,浸渍液的pH值要控制在0.5左右,并添加适当的分散剂。另外,在催化剂

    • 铀试剂光度法测定钛铝合金中的微量锑

      1997(6):56-59.

      摘要 (1023) HTML (136)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分光光度法在测定钛铝合金中微量锑的应用.试样以硫酸溶解,在0.5mol/L-0.9mol/L硫酸介质中,五价锑被抗坏血酸、硫脲联合还原为三价锑,三价锑与碘化钾、铀试剂(5-Br-PADAP)形成三元离子配合物,该配合物可被苯萃取后于分光光度计620nm处理量吸光度,供以确定钛铝合金中0.20%以下含量的锑。在确定的条件下钛铝合金元素、常见杂质元素及磷、碲等均不干扰锑的测定。通过对合成样品的分

    • 无粉尘污染表面气体喷砂处理设备的研制

      1997(6):60-62.

      摘要 (1123) HTML (13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一种无粉尘污染表面气体喷砂设备的设计结构、工作原理及解决的技术难点。该设备的特点是:采用了特殊的螺旋进给方式,喷射进入混合室的气流从螺旋进给器的螺旋管中穿过,该螺纹管既是输砂元件又是输气元件。采用这种结构的优点是:(1)可方便精确地将气砂混合比调整到最佳值,使能量利用率达到最佳;(2)可采用潮湿砂(含水量5%-15%)作为喷砂介质,因而无粉尘污染,还可采用极微小的磨料作为喷砂介质,因而特别适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