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1998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可用于医用材料的表面化学镀铂技术

      1998(5).

      摘要 (842) HTML (14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Ti—13Nb—13Zr合金的性能与加工

      1998(5).

      摘要 (890) HTML (14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国外BSCCO HTS带材研究进展

      1998(5):253-258.

      摘要 (1197) HTML (14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评述了国外BSCCO高温超导(HTS)带材的最新进展。目前,工业轧制的Bi(Ph)-2223多芯带材短样的Jc(77K,0T)高达58000A·cm-2,千米以上长带的Jc(77K,自场)在1×104A·cm-2以上。用BSCCOHTS带村绕制的大线圈在20K产生了高达7T的磁场。在提高带材性能的同时,人们还研究成功许多制取BSCCO带材的改进工艺,其中,带材连续制取工艺可使BSCCO带的成本降低到一般产品的水平。

    • YBCO厚膜用立方织构Ni基带的X射线衍射研究

      1998(5):259-262.

      摘要 (1301) HTML (146)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冷轧和再结晶退火技术制备了YBCO超导厚膜用的立方织构Ni基带。并且对所制备的立方织构Ni基带进行了X射线衍射研究。提出并讨论了Ni基带立方织构质量评价实验中容量出现的问题。

    • Nd3(Fe,Mo)29化合物及其氮化物的磁结构和内禀磁性

      1998(5):263-266.

      摘要 (1273) HTML (138) PDF 0.00 Byte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备了具有Nd3(Fe,Ti)29型单斜结构的单相铁基金属间化合物Nd3(Fe,Mo)29及其氮化物,详细研究了:其在4.2K~300K之间的磁结构;磁晶各向异性;居里温度Tc,饱和磁化强度σs等内禀磁性。研究结果表明:Nd3(Fe,Mo)29金属间化合物氮化后仍保持母相结构,氮化后的晶胞体积,居里温度Tc和饱和磁化强度σs分别比氮化前提高了5.9%,70.9%,6.6%;N3d(Fe,Mo)29金属间化合物在230K左右存在自族重取向,温度低于230K时,其磁晶各向异性为锥面,温度高于230K时,其磁晶

    • 粉末挤压流变学研究(二):圆型口模内流变行为的分析

      1998(5):267-270.

      摘要 (1282) HTML (16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详细讨论了粉末与粘结剂混炼后形成的喂料在圆形口模内的挤出过程,可以将其分为入口区的收敛流动,全展流区的轴向层流,出口区的匀速运动与膨胀行为。探讨了不同流变区域的流动机理和特点,分析了喂料熔体在圆型口区域内流变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系列流变学特性,重点研究了直接影响挤出物品质的全展流出内熔体的流动行为。通过对全展流区内的流变行为与特点的分析与概括,建立了简化实用的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

    • Mg100—xNix(x=7—79)合金机械合金化制备研究

      1998(5):271-274.

      摘要 (1073) HTML (140) PDF 0.00 Byte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不同成分的Mg-Ni合金(Mg100-xNix,x=7-79)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在机械球磨的条件下,其相变过程和相变产物与熔炼合金有很大差异。在所研究的10个成分中,当x=7,12时,球磨产物为Mg2Ni金属间化合物与晶态Mg的混合相;当x=18,25时,则形成单相的纳米晶Mg2Ni;当x=334,43,55,67,70时,合金粉末发生非晶化转变,形成单一的非晶相,且对于不同的

    • Zr—Ni非晶态合金最大储氢量的计算

      1998(5):275-277.

      摘要 (1345) HTML (129)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非晶态合金的菱面体单元结构模型,结合氢在Zr-Ni非晶态合金中存在于3ZrlNi及4Zr4面体间隙的实验结果,通过计算每个菱面体系单元中符合要求的4面体数的方法,计算出各种不同Zr含量时,Zr-Ni非晶态合金在Zr原子高度聚集态及Zr原子均匀分布态的氢含量,并描绘出2种极端状态下的最大储氢量MHmax及MH0随合金成分的变化曲线。

    • 硼含量对Ti-B-N纳米复合涂层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998(5):278-281.

      摘要 (1441) HTML (145)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硼加入Ti-N涂层,使用活化离子镀制备出了硼含量为(5~16)at%的Ti-B-N涂层,并着重研究了硼含量对Ti-B-N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EPMA与AES分析表明,Ti-B-N涂层元素Ti、B、N在涂层内分布均匀,但在膜/基界面处有一界面扩散区。TEM显微分析表明,Ti-B-N涂层为致密微细的纳米晶多相复合结构,晶粒度不超过50nm。XRD与XPS综合分析表明,Ti-B-N涂层主要由面心立方TIN、简单正交TiB、立方BN与简单六方Ti-B-N相组成,且随着硼含量的增加,含硼相含量增加。Ti-B-N

    • 化学镀Fe—Mo—W—B非晶态合金的晶化

      1998(5):282-285.

      摘要 (1459) HTML (14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化学镀获得非晶态Fe-Mo-W-B四元合金镀层。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镀层的结构和晶化过程。结果表明;B含量在9.8at%-27.3at%范围内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该区域大于Fe-B二元合金镀层,但不如Fe-Mo-B三元合金镀层。观察到两步晶化过程:首先析出的晶化相为α-Fe,Fe3B和(Mo,W)2B;然后在较高温度出现Fe2B,(Mo,W)B和Fe(Mo,W)的衍射峰。

    • 多层金属纤维滤毡透气性能研究

      1998(5):286-289.

      摘要 (1217) HTML (13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孔隙度与辅助层丝径对多层金属纤维滤毡透气性能的影响以及滤毡透气系数与孔隙度,孔径的关系,得出了三者之间关系的方程。研究表明,带有粗丝径辅助层的多层滤毡比同类型单层的透气性能好得多,且透气系数随辅助层丝径的增大而提高。所得到的经验方程可用来估算多层金属纤维滤毡的透气系数。

    • 钨的超高压成型与低温烧结

      1998(5):290-293.

      摘要 (1584) HTML (15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FSSS粒度3μm-4μm的FW-1型工业钨粉,在湿氢中经1200℃11h的高温处理,粉末的粒度,粒形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该粉末在超高压条件下,生坯的相对质量密度可达90%以上。烧结实验证实,这种高密度铁生坯,具有优良的烧结性能。经1800℃h或2100℃1h烧结,其相对质量密度分别达到9.65%和94.76%。

    • 纳米晶W粉的制备及烧结性能

      1998(5):294-297.

      摘要 (1391) HTML (158) PDF 0.00 Byte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高能球磨法制取纳米晶W粉,在真空炉内将此W粉分别进行无压和热压烧结成致密块体。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ray衍射仪等观测球磨过程中粉末粒度,形貌和结构的经及烧结块体的质量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并与普通粉的烧结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脆性材料在高能球磨过程中不出现片层状结构,一直保持颗粒状结构,纳米晶超细W粉与普通W粉相比,由于颗粒和晶粒小,扩散系数高,表面能高,比表面原子烤多,晶格畸变严重,熔点

    • 用Al—Ti—Al合金钎料复合板钎焊钛的研究

      1998(5):298-301.

      摘要 (1339) HTML (137) PDF 0.00 Byte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用Al-Ti-Al合金金属复合板钎焊工业纯钛的研究结果。这种金属复合板是采用特殊的轧制复合工艺加工而成的。复合板的两个外表面包含一层0.1mm厚的Al合金钎料,其中间夹层是0.4mm厚的工业纯然板。在本实验中用这种复合板替代传统单一的Al合金钎料薄片来钎焊钛的蜂窝结构,其结果是简化了钎焊工艺,使焊点更加均匀。同时还研究籽焊缝的剪切强度,宏观和显微组织。并比较了用单一Al合金钎料薄片钎焊和用该

    • 淬火对Zr-1Nb合金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1998(5):302-305.

      摘要 (1169) HTML (14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两种不同制度淬火以及淬火后的冷加工对Zr-1Nb合金抗360℃,18.6MPa高温水和500℃,10.3MPa高温蒸汽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α+β)双相区淬火还是严单相区淬火,都使合金的抗高温水和高温蒸汽腐蚀性能严重恶化,淬火后的450℃,16h时效没有改变这种现象;在淬火与时效间加一道冷加工能有效改善淬火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 退火方式对Zr—4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1998(5):306-308.

      摘要 (1120) HTML (141)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并测定了两种退火方式的Zr-4合金板室温和高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消应力退火的板材与再结晶退火的相比,其室温抗拉攻屈服强度分别提高16.705和18.74%,400℃温度下分别提高42.41%和64.04%。在400℃温度一消应力退火板材第二阶段蠕变速率与再结晶退火的相比降低一个数量级;其疲劳强度极限提高43%。

    • 热处理对ZrO2纳米粉末粒度和结构的影响

      1998(5):309-312.

      摘要 (1258) HTML (143)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氯氧锆,脲和氨水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制作先驱体,然后热处理米制作纳米氧化锆粉末。所得到的沉淀物为非晶态,其差热分析结果显示,在300℃热处理即可得无定型氧化锆粉末粒度和该粉末在450℃则完全晶化为亚稳四方氧化锆相。同时,X射线衍射显示,在600℃以下热处理1h所得的氧化锆粉末为亚稳四方相,到700℃时开始出现稳定的单斜相,并且单斜相的含量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此方法制得的粉末为纳米相,粒径随

    • 罗丹明6G在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光度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1998(5):313-316.

      摘要 (1343) HTML (140) PDF 0.00 Byte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论述了近年来罗丹明6G在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光度分析中的实际应用发展状况,重点讨论了萃取-光度分析法,浮选光度分析法,荧光光度分析法和水相光度分析法及其测定体系和显色反应的条件,以及相应光度分析方法最大吸收波长,摩尔吸光系数,检出限,干扰情况和测定范围等,同时介绍了萃取光度分析法,浮选光度分析法和荧光光度分析法的主要特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