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1999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固态反应法制取非晶态微粉
    1999(1).
    [摘要](1068) [HTML](136) [PDF 0.00 Byte](0)
    摘要:
    固态反应法制取非晶态微粉包括氢气吸收法、机械合金化法、多层膜扩散法和放射线照射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把稳定的结晶态合金转变成非晶态合金。目前,氢气吸收法和机械合金化法制取非晶态微粉已取得较大进展。氢气吸收法制取非晶态微粉是在适当条件下,使金属间...
    2  细晶WC-Co硬质合金的硬度与韧性的关系
    1999(1).
    [摘要](1160) [HTML](145) [PDF 0.00 Byte](9)
    摘要:
    WC-Co硬质合金的硬度与韧性关系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硬度越高,其断裂韧性就越低。但是发现,在一定的硬度下,其韧性也有一高低变化范围带,可以通过金属成分和显微组织调节改变韧性值。由此,Schubert等人通过细化合金晶粒方法,寻找既有高硬度又有好...
    3  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
    1999(1).
    [摘要](941) [HTML](140) [PDF 0.00 Byte](8)
    摘要:
    随电网能力的增加,发展故障限流器(FCL)是紧迫的任务。超导故障限流器(SFCL)的原理是:当通过超导体的电流一旦超过其临界电流Ic,或脉冲磁场超过其临界磁场时,超导体就从超导态变为正常态,由于瞬间的电阻增加限制了故障电流,直至最终被与超导体串联的常...
    4  奥氏体型合金熔化焊接头微观组织不均匀性及对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
    阮米庆 范引鹤 顾海锋
    1999(1).
    [摘要](1319) [HTML](120) [PDF 0.00 Byte](1)
    摘要:
    研究了1Cr18Ni9Ti和GH150合金熔化焊接头微观组织的不均匀性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由金相分析方法得出它们热影响区组织的特殊性和接头各区域组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该焊接接头的熔合区组织不均性最为严重,是该接头疲劳性能最为薄弱的部位。用1Cr18Ni9Ti对接氩弧焊试样做低周疲劳试验得到:焊接试样的应变疲劳寿命比相应的光滑试样降低50%左右,并且疲劳源几乎全部产生在熔合区
    5  纳米相和超细烧结碳化物的粉末喷射成形
    1999(1).
    [摘要](1145) [HTML](125) [PDF 0.00 Byte](9)
    摘要:
    粉末冶金中使用射压成型(PIM)技术可制造出复杂的、小型的和接近于实用形状的部件,而且成本比机加工件更低,因而很有吸引力。PIM工艺包括:粉末同塑料粘结剂混合制成原料,用射压铸模机使原料成型,去除粘结剂后烧结。在射压时塑料溶体流变性能的变化将导致材料...
    6  分析型EAM模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胡望宇 张邦维
    1999(1):1-4.
    [摘要](1232) [HTML](145) [PDF 0.00 Byte](0)
    摘要:
    综述了分析型EAM模型的发展简况、基本思想和应用现状,介绍了修正分析型EAM模型的途径、思路和有关尝试,指出要使分析型EAM模型应用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7  液态金属的无容器近终成形
    李双明 李建国
    1999(1):5-9.
    [摘要](1359) [HTML](136) [PDF 0.00 Byte](0)
    摘要:
    通过对现有4种液态金属的无容器电磁约束近终成形技术优缺点的论述,提出了一种把无污染熔炼和电磁成形融为一体的全新技术-近似零件形状的高频电磁约束成形技术,对这5种电磁约束成形技术的原理分为4个阶段:(1)初始加热阶段;(2)部分熔化电磁约束成形阶段;(3)完全熔休约束成形阶段;(4)最终约束成形阶段。并对各阶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获得电磁约束最终形状所需电磁场分布以及液态金属能在电磁场作用下稳定形成
    8  金属硅化物的应用与发展
    马勤 康沫狂
    1999(1):10-13.
    [摘要](1308) [HTML](148) [PDF 0.00 Byte](0)
    摘要:
    回顾了金属硅化物在电热元件、高温抗氧化涂层以及集成电路电极薄膜等功能元器件方面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并介绍了高温结构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9  颗粒增强MMCs中小粒子的强化作用
    张廷杰 曾泉浦
    1999(1):14-17.
    [摘要](1285) [HTML](140) [PDF 0.00 Byte](0)
    摘要: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来自载荷转移强化和基体强化两个方面。在复合材料中适量添加小尺寸的粒子,特别是小于1μm的刚性粒子,则可在Orowan强化、细化晶粒尺寸和提高基体加工硬化率等方面对复合体基体强化项做出贡献,提高复合材料的总强度。TEM用于观察和分析了这种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特征。并对小粒子的强化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10  R3(Fe,Mo)29(R=Sm,Y)化合物及其氮化物的磁性
    潘洪革
    1999(1):18-21.
    [摘要](1279) [HTML](156) [PDF 0.00 Byte](15)
    摘要:
    合成了R3(Fe,Mo)29(R=Sm,Y)化合物并在0.1MPa氮气条件下通过气相氮化法制备出其氮化物。R3(Fe,Mo)29金属间化合物氮化后仍保持母相结构,但是晶胞体积发生膨胀,氮化处理同时导致化合物居里温度Tc和饱和磁化强度σs升高同时Sm3(Fe,Mo)29化合物由平面各向异性变为单轴各向异性,但Y3(Fe,Mo)29Nx化合物的各向异性仍与母相相同,为面各向异性。
    11  纳米晶金红石TiO2结晶形态
    邵艳群 唐电
    1999(1):22-25.
    [摘要](1410) [HTML](146) [PDF 0.00 Byte](3)
    摘要:
    TiCl3氧化烧结制备了纳米晶金结石TiO2。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物相,采用透射电镜(TEM)详细观察和分析了不同温度烧结的金红石TiO2纳米晶的形态结构。研究表明,纳米晶金红石与常规金红石有很大的区别,前者为{110}面组成的单形,后者却为聚形。
    12  钛/钢爆炸焊接界面区形变特征研究
    马东康 周金波
    1999(1):26-29.
    [摘要](1414) [HTML](135) [PDF 0.00 Byte](0)
    摘要:
    详细观察了钛/钢爆炸焊接界面区内的变形组织特征,研究了复合板的钢侧塑性变形层和钛侧绝热剪切线与焊接工艺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大或过小的变形层都将导致界面区内产生有害缺陷。合理的变形层宽度应控制在50μm ̄200μm之间,绝热剪切线长度不宜超过1000μm。
    13  奥氏体型合金熔化焊接头微观组织不均匀性及对疲劳性能影 …
    阮米庆 范引鹤
    1999(1):30-33.
    [摘要](1266) [HTML](139) [PDF 0.00 Byte](0)
    摘要:
    研究了1Cr18Ni9Ti和GH150合金熔化焊接头微观组织的不均匀性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由金相分析方法得出它们热影响区组织的特殊性和接头各区域组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该焊接接头的熔合区组织不均性最为严重,是该接头疲劳性能最为薄弱的部位。用1Cr18Ni9Ti对接氩弧焊试样做低周疲劳试验得到:焊接试样的应变疲劳寿命比相应的光滑试样降低50%左右,并且疲劳源几乎全部产生在熔容区。
    14  Si对Sm2Fe17化合物的结构及其磁性能的影响
    徐仁根 王新华
    1999(1):34-37.
    [摘要](1287) [HTML](172) [PDF 0.00 Byte](0)
    摘要:
    系统研究了Si置换部位Fe的Sm2Fe17xSix(x=0,1,2,3)化合物及其氢化物的磁性能。首次发现Sm2(Fe,Si)17化合物对应的氢化物升温时测得的居里温度比降温时测得的居高温度高,其差值为ΔTc^*。详细讨论了ΔTc^*与Sm2(Fe,Si)17化合物及其氢化物的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15  Nb/Al2O3钎焊界面的网状分割效应
    朱定一 金志浩
    1999(1):38-40.
    [摘要](1368) [HTML](131) [PDF 0.00 Byte](14)
    摘要:
    首次研究了在Al2O3陶瓷与金属Nb的钎焊面之间加入一层金属Mo网,可大幅度提高接头的焊接强度,经用Ni51Ti49和Cu52Ni18Ti30两种钎料焊接,焊后强度均提高50%以上,断裂特征由陶瓷中的大块破损转变为沿界面的混合型断裂。金属网的加入对钎料凝固收缩应力产生了分割相消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了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
    16  含Nb的Ti-Al-Si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热轧组织与性能
    华伟 吴建生 张澜庭
    1999(1):41-45.
    [摘要](1428) [HTML](138) [PDF 0.00 Byte](0)
    摘要:
    研究了Ti-24Al-11Nb-2Si和Ti-24Al-11Nb-5Si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热轧组织与性能,结果发现:随着变形量的增加,两种合金第二相Ti5Si3变得细小且趋向于均匀分布。变形量越大,合金的室温四点弯曲程度越大,含Ti5Si3较多的Ti-24Al-11Nb-5Si合金的弯曲强度较高。两种合金的室温弯曲断口形貌均为准解理形式,两相界面结合较强。高温拉伸试验表明:随变形量的增大,Ti-24Al-11Nb-2Si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塑性都增加。Ti-24Al-11Nb-5Si合金由于变形量较大和较高的
    17  化学镀Fe—TM—B(TM=Sn,W,Mo—W)合金的磁性研究
    王玲玲 赵立华
    1999(1):46-49.
    [摘要](1388) [HTML](140) [PDF 0.00 Byte](0)
    摘要:
    利用化学镀方法首次成功地制备了Fe-TM-B(TM=Sn,W,Mo-W)合金,采用VSM研究了合金施镀态和热处理后的磁性。结果表明:随镀层中Fe含量的增加和热处理温度的降低,镀层饱和磁化强度出现增加趋势,在B含量分别为14.9at%和9.3at%时,Fe-Sn-B和Fe-W-B镀层的矫顽力出现极小值;Fe-Mo-W-B镀层矫顽力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连续增加。Fe-Sn-B和Fe-W-B镀层的剩磁比不
    18  Ti/IrO2涂层阳极热氧化处理温度的选择
    潘会波 刘宏
    1999(1):50-52.
    [摘要](1420) [HTML](154) [PDF 0.00 Byte](1)
    摘要:
    结合铝的表面处理和铜的生箔对阳极的要求,针对Ti/IrO2阳极,用热差分析、电极极化、X光衍射及强化寿命试验,研究了热氧化处理温度以阳有有的热分析曲线、电极电位、相结构和强化寿命的影响。在30%H2SO4(质量比),4A/cm^2,40℃±5℃下的强化寿命实验表明:小于500℃时,阳极的寿命受涂层的溶蚀控制。大于600℃,阳极的破坏形式以涂层脱落为主,而涂层在500℃ ̄600℃之间处理的阳极的强化
    19  熔铸Nd—Fe—B合金氢化行为的研究
    石永金 易毅刚
    1999(1):53-55.
    [摘要](1127) [HTML](138) [PDF 0.00 Byte](0)
    摘要:
    用XRD和SEM研究了在真空中频感应炉中熔制的Nd13Fe81.5B5.5合金在受热和非受热条件下的吸氢特点、吸氢产物的相组成和微结构,结果表明,该合金吸氢产物主相为NdH2.9和α-Fe,并有微量Fe2B和Fe2Nd。非受热吸氢合金中,NdH2.9在富钕的晶界上形成;受热吸氢合金则在晶界和晶粒内部都可形成NdH2.9。实验得出:770℃下吸氢3h可获得高质量钕的氢化物。
    20  用Nb,TiNb连续纤维增韧的TiAl基复合材料
    朱纳新 张太贤
    1999(1):56-59.
    [摘要](1287) [HTML](149) [PDF 0.00 Byte](0)
    摘要:
    用粉末热压工艺和框架纤维缠绕方法制备出了Nb和TiNb连续纤维增韧的TiAl基复合材料。检测并研究了纤维和基体复合效果,界面反应层及复合材料组织和相的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组织、相和界面与增韧的关系,提出了一些连续纤维对TiAl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结果发现,复合材料纤维和基体界面结合良好,TiNb和Nb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KIc值分别达37MPa·m^1/2和33MPa·m^1/2,均比基体Ti48
    21  配体交换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何荣桓 王建华
    1999(1):60-62.
    [摘要](1279) [HTML](136) [PDF 0.00 Byte](8)
    摘要:
    在酸性条件下痕量Ag(I)对K4[Fe(CN)60361-尿素间的配体交换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效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12kJ·mol^-1。本文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银的配体交换动力学分析法,测定条件为K4[Fe(CN)6]:8.0×10^-4mol·L^-1,[CH3COOH]:0.12mol·L^-1,[CO(NH2)2]:6.0×10^-4mol·ml^-1,80℃。线性测定范围为10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