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00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Ti-48Al-2Cr-2Nb金属间化合物激光表面合金化组织与耐磨性

      2000(5).

      摘要 (1249) HTML (145)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采用氮气及预涂 Ti N粉、碳粉、Ti C粉等方法对 Ti- 48Al- 2 Cr- 2 Nb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激光表面合金化 ,制得了分别以 Ti N,Ti C等硬质耐磨相为增强相的快速凝固“原位”金属基耐磨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层 ,并分别在干滑动及磨料磨损条件下测试了所获激光表面合金化改性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 ,对 Ti- 48Al- 2 Cr- 2 Nb合金进行激光表面合金化改性处理后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大幅度提高

    • 俄罗斯开发新型钛合金

      2000(5).

      摘要 (1083) HTML (164)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设计部门对使用温度在 30 0℃~ 350℃之间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盘和叶片材料的兴趣不断增加 ,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以现有的钛合金为基础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钛合金。根据钛合金组织与性能关系的新观念 ,选择了组织构成中 α相和 β相数量大致相等的合金。固溶强化钛合金在 30 0℃~ 350℃温度下的热强性能与室温下的强度性能成正比例。通过固溶体合金化强化的方式以及淬火 +时效弥散强化的方式均可提高 α+β钛合金的强度和热强性。为使强度、热强性和塑性性能得以良好匹配 ,α和 β固溶体饱和程度不应过大 ,淬火 +时效的弥散强化也不能太…

    • SiC粒度对Al_2O_3-SiC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2000(5).

      摘要 (1161) HTML (138)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Al2 O3为基的陶瓷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 ,但其较差的机械性能却限制了其应用。最近 ,一种称之为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大小颗粒强化的陶瓷展现了良好的机械性能。 Niihara曾报道 ,仅添加 5% (体积分数、下同 ) 0 .3μmSi C颗粒就使热压的 Al2 O3强度从 350 MPa提高到 1GPa以上 ,而断裂韧性则从 3.2 5MPa· m12 提高到 4 .70MPa· m12 。在过去几年中 ,Al2 O3- Si C纳米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但是 ,Si C粒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很少研究 ,为此 ,H.Wang等人研究了 Si C粒度对 Al2 O3- Si C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 减少钛合金模锻件表面氧化的新方法

      2000(5).

      摘要 (1251) HTML (156)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索使钛合金模锻坯料在加热时少氧化和不氧化的有效方法 ,是提高金属利用率与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方向。研究中使用了 BT3- 1钛合金的挤压棒坯 ,锻前把坯料扒光 ,在电炉内加热到 950℃~ 980℃。还将 BT2 0 ,ОT4 - 1合金的板材试样及П T7M合金的管材试样进行对比实验 ,试样与模压坯料一起加热。用 BT3- 1合金坯料模压了弯头、三通、四通等配件。研究了下列因素对零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预先低温氧化处理、玻璃珐琅保护涂层、加热介质与加热方法、模锻以后的表面处理方式。肉眼光学检查发现 ,在电炉内加热到 950℃~ 980℃保温 1h后 …

    • YBCO涂层导体最新进展情况的评估

      2000(5).

      摘要 (960) HTML (15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最近美国衣阿华大学 ( Iowa State University)、布鲁克海文实验室 ( Brookhaven National L aboratory)、阿贡实验室 (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 ( L os Alamos)和橡树岭实验室 ( Oak Ridge)的科研人员针对大尺寸超导应用 ,联合对 YBCO涂层超导带研制开发有关的现状进行了一次总结性的评估 ,评述了与厚膜沉积方法及缺陷 (决定临界电流密度大小 )有关的各种最感兴趣的焦点问题 ,包括金属基带中的织构控制 ,沉积有取向的阻隔层之前使基带表面光平化 ,阻隔层的沉积方法 ,高性能超导层的沉积方法等。肯定了离…

    • 用改进的粉末熔化工艺制备YBCO厚膜

      2000(5).

      摘要 (1159) HTML (15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制作面积大或形状复杂的超导制品时 ,厚膜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比如这种工艺不需要真空 ,相对容易 ,成本较低。在 YSZ( yttria- stablised- zirconia)基底上 ,在高于包晶温度下 ,经短时间热处理制备的 YBCO厚膜具有“球状”或“中心辐射”状的显微结构 ,具有这种显微结构的晶粒由中心辐射状生长成四面晶区 ,在快速凝固的大块熔化工艺材料中也观察到这种结构。用这种工艺制备的 YBCO膜的晶间临界电流密度就与这种结晶区的连接有关。因为这种膜中的传输电流沿球状结构中的辐条方向最为有效 ,因此膜中这种球状结构的大小也将影响膜的临界…

    • 氮化硅/碳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在1350℃的断裂韧性

      2000(5).

      摘要 (1146) HTML (152)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过去 10年里 ,氮化硅 ( Si3N4 )陶瓷被广泛地研究 ,以改善其室温和高温性能。通过微观结构设计 ,已使这种陶瓷的室温破断抗力提高到 10 MPa· m1/ 2 以上 ,断裂强度大于 1GPa。目前 ,Si3N4 陶瓷研究的最新趋势之一是纳米颗粒弥散强化。最近 ,已将多种技术应用于制备氮化硅 /碳化硅 ( Si3N4 / Si C)纳米复合材料 ,致使其高温性能得到了改善。断裂韧性是限制结构陶瓷广泛应用的主要机械性能之一。人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测量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 KIC)的可靠而简单的方法的研究和微观特性与室温 /高温断裂韧性之…

    • La_((1+x)/3)Ba_((2-x)/3)Mn_xCu_(1-x)O_3(0.8≤x≤1)晶体结构和输运性质

      2000(5).

      摘要 (1006) HTML (15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 L a(1 + x) /3Ba(2 - x) /3Mnx Cu1 - x O3(0 .8≤ x≤ 1) 的系列试样。试样结构的单相性经粉末 X射线衍射分析而得以证实 ,且随 Cu的掺杂其结构由未掺杂时的立方对称性转变为正交对称性。输运实验表明 :所有试样均经历了半导体到金属的转变 ,但转变温度 TP随掺杂量增加而逐渐移向低温端 ;外加磁场大大增加了 TP附近的导电性 ,导致 TP附近最大磁电阻效应的出现

    • 热力参数对α+β两相钛合金再结晶百分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00(5).

      摘要 (1228) HTML (144)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 TC11两相钛合金热加工历史的跟踪研究发现 ,锻后组织形态、相比例、晶粒大小及相分布的均匀程度主要与原始组织形态、变形温度、变形程度、退火温度及退火保温时间等参数有关。若锻前组织被处理成马氏体 ,则可依据马氏体针的粗细 ,在锻造时施加不同的变形量 ,经退火后可分别获得等轴 α+ β、网篮状、网篮状加魏氏组织等。力学性能与获得的组织形态密切相关 ,高倍为等轴α+β细晶组织时塑性高、而网篮状加魏氏组织的持久强度高

    • 1998年~1999年磁性功能材料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2000(5):289-292.

      摘要 (1204) HTML (15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1998年~199年间若干磁性功能材料研究和应用新进展。其内容包括:(1)磁传感器新材料;(2)六角晶系微波铁氧体材料;(3)大容量自旋阀磁存储器;(4)磁薄带和磁薄膜变压器;(5)大功率应用的铁氧体材料。

    • 高温超导体材应用进展和展望

      2000(5):293-297.

      摘要 (1396) HTML (14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评述了有关高温超导体材料应用的研究动向,着重介绍了高温超导传输和配电电缆、大电流引线、变压器、故障电流限制器、磁共振成像仪磁体、高温超导电机和超导磁性储能等热点项目的优势和国内外进展,并讨论了材料产业部门在此形势下,高温超导材料研制应有的对策。

    • YBCO厚膜Ni基带中立方织构的体积分数

      2000(5):298-300.

      摘要 (1106) HTML (14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给出了根据极图计算YBCO厚膜用Ni基带中立方织构体积分数的原理、计算公式以及实际操作方法。根据实验数据所进行的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原则上也适用于其它种类织构体积分数的评估。

    • 金属晶体中空位的化学位

      2000(5):301-303.

      摘要 (1240) HTML (146)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纯金属中的原子/空位双组元模型,由空位的偏摩尔自由能定义给出了金属晶体中空位化学位的表达式。对于含有空位摩尔浓度为Cυ,其热力学平衡态空位摩尔浓度为C0的纯金属晶体,在环境温度为T时,其空位化学位的表达式则为:μυ(Cυ)=RT+RTln(Cυ/C0);热力学平衡态时为:μυ(C0)=RT。上式中的第二项为由J.P.Hirth^「1」所给出的“相对于标准(热力学平衡)态的空位化学位”,而第

    • 2090铝锂合金中稀土铈微合金化作用分析

      2000(5):304-306.

      摘要 (1113) HTML (15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弹性理论分析了稀土原子铈(Ce)与2090铝锂合金中其它溶质原子(Cu和Li)间的交互作用,并采用离子探针和透射电镜(TEM)分析研究了微量Ce的添加对Cu和Li结合能的影响以及富Cu相(T1相)形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Cu原子在Ce原子周围的偏聚比Li在Ce原子周围的偏聚具有更低的弹性势能;微量Ce的添加对Cu的结合能产生较大影响,使T1相表现出较小的长厚比。

    • 自生复合Cu—Cr合金的定向凝固特性

      2000(5):307-310.

      摘要 (1156) HTML (14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定向凝固连续铸造技术成功制备了纤维增强的自生复合Cu-Cr合金电车线线坯,并对自生复合Cu-Cr合金的定向凝固特性,包括组织形态、枝晶间距及纤维长度等,作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保持平面状或胞状的凝固界面有利于纤维状的自生复合组织的形成;当GL=210℃/cm,V=0.6mm/min时,Cu-0.8%Cr合金凝固界面呈平面状;增加凝固速率,Cu-Cr合金的一次枝晶间距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 两种Al2O3结构陶瓷断裂强度的统计分析

      2000(5):311-314.

      摘要 (1197) HTML (14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结构陶瓷材料的统计分布规律。首先通过实验测试了两种Al2O3陶瓷光滑试件和不同缺口半径试件的断裂强度;对实验数据用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分别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缺口件,用正态分布描述其断裂强度分散性要比Weibull分布好一些。这也说明在对陶瓷材料结构件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用正态分布表述其断裂强度的分散性和存活概率。

    • Ti—Cr—Si硅化物涂层结构及裂纹扩展

      2000(5):315-320.

      摘要 (1208) HTML (14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研究了C-103铌合金改性Ti-Cr-Si保护涂层氧化过程中结构的变化以及裂纹扩展过程。结果表明,涂层表面玻璃态氧化物性质、涂层主体中硅含量以及低硅化物的生长和其力学性能决定了涂层中裂纹的扩展行为。

    • La(1+x)/3Ba(2—x)/3MnxCu1—xO3(0.8≤x≤1)晶体结构和?…

      2000(5):321-323.

      摘要 (970) HTML (14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La(1+x)/3Ba(2-x)/3MnxCu1-xO3(0.8≤x≤1)的系列试样。试样结构的单相性经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而得以证实,且随Cu的掺杂其结构由未掺杂时的立方对称性转变为正交对称性。输运实验表明:所有试样均经历了半导体到金属的转变但转变温度TP随掺杂量增加而逐渐移向低温端;外加磁场大大增加了TP附近的导电性,导致TP附近最大磁电阻效应的出现。

    • Mo—La2O3阴极La2O3表面富集研究

      2000(5):324-327.

      摘要 (1143) HTML (15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俄歇电子能谱法研究了 Mo- L a2 O3阴极材料中 L a2 O3向表面的富集过程。结果表明 ,在高温下 ,L a2 O3以 L a3+ ,O2 - 离子的形式分别向表面扩散 ,然后在表面上重新结合成分子。在 112 3 K~ 142 3 K范围内 ,L a3+ ,O2 -离子的扩散系数分别为 :DL a=3.6 70 3× 10 - 1 6 exp (- 1.0 16 39× 10 5 / RT) m2 / s;DO=1.5 12 2× 10 - 1 6 exp (- 8.130 6 6× 10 4/ RT) m2 / s

    • Ti—48Al—2Cr—2Nb金属间的激光表面合金化组织与耐磨性

      2000(5):328-331.

      摘要 (1095) HTML (140)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采用氮气及预涂TiN粉、碳粉、TiC粉等方法对Ti-48Al-2Cr-2Nb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激光表面合金化,制得了分别以TiN,TiC等硬质耐磨相为增强相的快速凝固“原位”金属基耐磨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层,并分别在干滑动及磨料磨损条件下测试了所获激光表面合金化改性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对Ti-48Al-2Cr-2Nb合金进行激光表面合金化改性处理后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大幅度提高。

    • 硬质合金注射成形制品中的缺陷控制

      2000(5):332-335.

      摘要 (1161) HTML (14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要分析了硬质合金注射成形工艺各步骤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讨论了减少或消除这些缺陷的有效措施;同时指出了硬质合金注射成形的应用前景及需解决的问题。

    • Ti—5Al—2.5Sn粉末颗粒界面在热等静压过程中的变化

      2000(5):336-339.

      摘要 (1154) HTML (14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PREP)Ti-5Al-2.5Sn粉末,经过热等静压(HIP)工艺研究原始粉末界面在热等静压致密化过程中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原始粉末颗粒界面存在成分偏析、氧化和杂质元素富集等,在致密化过程中粉末颗粒界面经历了变形、破裂、偏聚和均匀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过程。同时这些界面物质的存在使得材料的粉末颗粒界面结合力变差。为了避免它对材料最终性能的影响,合理地提高热等静压温度和延长保

    • 热力参数对α+β两相钛合金再结晶百分数和力学性能?…

      2000(5):340-343.

      摘要 (1089) HTML (141)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TC11两相钛合金热加工历史的跟踪研究发现,锻后组织形态、相比例、晶粒大小及相分布的均匀程度主要与原始组织形态、变形温度、变形程度、退火温度及退火保温时间等参数有关。若锻前组织被处理成马氏体,则可依据马氏体针的粗细,在锻造时施加不同的变形量,经退火后可分别获得等轴α+β、网篮状、网篮状加魏氏组织等。力学性能与获得的组织形态密切相关,高倍为等轴α+β细晶组织时塑性高、而网篮状加魏氏组织的持久强

    • 钛合金在Ar与O2气氛中的燃烧行为

      2000(5):344-346.

      摘要 (1256) HTML (83)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DCSB法点燃钛合金,研究钛合金在Ar气与O2气氛中的燃烧行为,分析常规钛合金一旦着火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研究结果表明:钛可在富氧环境中燃烧;钛的燃烧可用Ar气灭火;钛在富氧环境中燃烧的产物及燃烧产物与基体的界面均不致密,燃烧可持续进行。

    • 低温处理制备无团聚氧化锆超细粉末的研究

      2000(5):347-349.

      摘要 (1400) HTML (148)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高分子分散剂及低温处理在制备无团聚超细氧化锆粉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在沉淀开始时添加高分子分散剂,清洗至湿凝胶呈中性后,通过低温处理,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清洗周期,而且制备出的氧化锆粉末没有硬团聚现象,粉末粒度达到10nm~30nm,并且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 抗自然时效软化银饰品材料的研究

      2000(5):350-353.

      摘要 (1245) HTML (14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含约0.2%(质量分数,下同)镧和钇的银合金饰品材料的硬度随变形量、温度及淬火时效工艺的变化规律,并用电子探针对银饰品材料进行扫描分析。发现微量稀土加入银中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回复软化能力,经过低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加工的稀土银饰品材料显示了更好的效果,可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通过电子探针扫描分析发现,微量稀土显著地细化了银合金的晶粒,微量稀土以固溶或化合物形式分布在合金中,有效地延缓了合金的回

    • 微波法制备纳米TiO2粉末

      2000(5):354-356.

      摘要 (1149) HTML (146)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海绵钛为原料,源溶液经微波辐射,生成水合二氧化钛溶胶,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在100℃以下,常压烘干,制备出纳米TiO2粉末。XRD分析纳米TiO2粉末的晶体结构为锐钛矿型;TEM显示,纳米颗粒的形貌为球形,粒径在60nm~100nm之间,粒度分布均匀;试样在水中分散的Zeta电位值为+48.7mV,分散性好。此种方法,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易行,粒度容易控制。

    • 还原性气氛中铂铑10—铂热电偶的脆断失效及应用研究

      2000(5):357-359.

      摘要 (1540) HTML (15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证实了高温下铂铑 10 -铂热电偶在 H2 或 CO气氛中使用时因脆性而会很快断裂失效。采用透射电镜(TEM)对脆断偶丝进行了研究认为 :脆断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 Si与 Pt作用形成 Pt5 Si2 低熔点共晶物 ,使偶丝局部熔点降低而熔化 ,发生脆断。通过采用 Sol Gel Dip Coating工艺在铂铑 10 -铂热电偶丝上成功制备了 Al2 O3· Y2 O3涂层。对涂层铂铑 10 -铂热电偶分别在 H2 和 CO还原性气氛中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涂层铂铑 10 -铂热电偶试样可通过还原性气氛中长期稳定性试验 ,克服了脆断失效问题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