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02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热循环对 Cu Zn Al Mn Ni记忆合金中双可逆相变的影响(英文)

      2002(2).

      摘要 (1453) HTML (14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研究了热循环对 Cu- 2 3.6 Zn- 4 .4 7Al- 0 .2 3Mn- 0 .17Ni形状记忆合金中双可逆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X→ M转变温度随热循环的进行而降低 ,而马氏体逆转变的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

    • YBCO涂层导体进展(一)——美国ACCI计划

      2002(2).

      摘要 (1023) HTML (15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ACCI(Accelerated Coated Conductor Initiative)计划的目的旨在联合美国能源部所属实验室、工业界、以及大学共同努力 ,加速 YBCO涂层导体 (Coated Conductor)的开发、商业化和实际应用的步伐 ,以便应付将来电力工业的挑战。 2 0 0 1财政年度的目标是 :第一 ,挑选和准备合用的高质量实验室 ,满足能源部实验室和合作单位使用。第二 ,开发新装备 ,以适应快速制备和检测涂层导体的需要。这个计划经过 2 0 0 1年的运行 ,按计划取得了进展。在洛斯阿拉莫斯 (LANL) ,在现有的实验室添加了新设备 ,并已安装到位。建立了一套工业化制备 IB…

    • 11m长YBCO涂层导体的J_C达到3×10~4A/cm~2

      2002(2).

      摘要 (1209) HTML (159) PDF 0.00 Byte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据 2 0 0 2年超导周刊报导 ,日本富士公司一个研究小组用 3段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CVD)在没织构的轧制银带上制做出具有 3× 10 4A/ cm2 (77K,0 T)临界电流密度的 11m长 YBCO涂层超导带。临界电流密度是用直流四引线方法测量的从头至尾整根超导带的 JC。主要工艺参数是 :沉积速度约 3m/ h,相当快 ,可以满足实际连续制做工艺的要求 ;沉积温度 80 0℃ ;总压力 5 0 0 Pa,氧分压 130 Pa~ 14 0 Pa。YBCO层的厚度约为 0 .35μm,在 YBCO层上还用磁控溅射沉积一层 3μm厚的银保护层。横截面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 ,在各沉积层之间没…

    • UPH灯要求高性能W电极和Mo箔带

      2002(2).

      摘要 (1042) HTML (15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光源材料是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 0 0 1年 5月召开的第 15届国际普兰西会上发表的最新数据表明 ,目前全世界每年用灯 75亿只 ,耗电 2× 10 12 kwh,即要消耗全球 10 %~ 15 %的电量。在发达国家 ,比如法国和美国 ,电光源耗电量分别占其总电量的 11%和 2 5 % ,而发展中国家 ,电光源是耗能大户 ,例如 ,在突尼斯和坦桑尼亚 ,其电光源耗电量分别占其总电量的 37%和 86 %。如果把全球灯的效率提高 2 5 % ,那么直接经济效益是 :每年可节电 2 .5× 10 11kwh,同时减少 1.5× 10 11t的 CO2 排放量。所以创造高效节能灯是电光源界的重大研究…

    •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的一些新进展

      2002(2).

      摘要 (1114) HTML (154) PDF 0.00 Byte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半固态金属加工被誉为跨时代的 2 1世纪的新技术。从 2 0世纪 70年代初开始 ,到 90年代金属的半固态流变和触变成形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主要是铝合金用于压铸汽车零件 ,使合金用于压铸笔记本电脑、照相机和摄像机外壳等。在 2 0 0 1年 11月于海南举办的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研讨会上 ,相关文章报导了这方面的一些新进展。丁志勇、谢水生报导了在半固态金属成形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是 :半固态合金非技晶组织的获得及其成形机制研究和半固态流变力学模型的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在成形工艺方面 ,目前进入实用的流…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的“烧结不锈钢纤维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2).

      摘要 (1368) HTML (147) PDF 0.00 Byte (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锈钢纤维毡是近 2 0年来先进工业国家研制开发出来的一种优质高效的新型功能材料 ,主要用于过滤、分离、消音、阻火、防震、流体分布、防静电、抗干扰等。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我国纺织、石化、冶金及航空部门大量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 ,需用大量大型不锈钢纤维毡。当时国内这一技术尚属空白 ,国外也只有比利时和美国拥有这一先进技术 ,每年不得不花大量外汇从这两国进口这种材料。为改变这一局面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于 1989年底开始自行研制开发 ,得到了国家各部委、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陕西省科委的大力支持。经过 10年的…

    • 俄罗斯《先进材料》最新目次

      2002(2).

      摘要 (1059) HTML (15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Advanced Materials( in Russian)ISSN1 0 2 8-978X No.5,2 0 0 1A bimonthly scientific journal covering the following topics:■ physico- chemical principles of materials development■ materials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nics■ materials for quantum electronics■  materials for atomic and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materials for ensuring human life activity■ materials for general purpose■  new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methods of measurements and met…

    • 论位错的稳定存在

      2002(2):81-83.

      摘要 (1888) HTML (153)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了Thomas-Fermi-Dirac-Cheng电子理论的位错形成机制。通过对系统总能量的分析提出了位错能够存在的判据,计算给出多种单质材料位错存在的极限尺寸值。

    • β型Ti40阻燃钛合金高温长期作用的第二相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002(2):84-88.

      摘要 (1425) HTML (140) PDF 0.00 Byte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β型Ti40阻燃钛合金高温长期作用的第二相及其对性能影响,Ti40合金高温长期作用后,从β相中析出Ti5Si3相和α相,采用常规锻造工艺不高于540℃热暴露100h,Ti5Si3相沿晶界不连续分布,降低合金热稳定性能,700℃热暴露100h,Ti5Si3相明显,大大降低合金热稳定性能,合金呈脆性沿晶界断裂,采用等温锻造工艺540℃热暴露100h,晶内析出粗大的Ti5Si3相和α相,热稳定性能严重降低,呈宏观脆性断裂,采用常规锻造工艺合适的热处理制度,540℃,100h,250MPa蠕变作用后Ti5Si3相沿晶界不连续分布,合金有较好的蠕变性能,若热处理工艺不当,合金中有大量粗大的棒状Ti5Si3相和α相析出,Ti5Si3 相沿晶界连续分布,合金的蠕变抗力明显降低,采用等温锻造工艺蠕变作用后,合金中析出大量粗大的α相,合金蠕变抗力也明显降低。

    • 热循环CuZnAlMnNi记忆合金中双可逆相变的影响

      2002(2):89-91.

      摘要 (1168) HTML (158)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研究了热循环对Cu-23.6Zn-4.47Al-0.23Mn-0.17Ni形状记忆合金中双可逆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X→M转变温度随热循环的进行而降低,而马氏体逆转变的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

    • ZN—1型粘弹性材料的GHM模型参数确定

      2002(2):92-95.

      摘要 (1309) HTML (16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ZN-1粘弹性材料的GHM模型与工程上常用的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引入耗散自由度,将由于ZN-1型粘弹性材料导致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转化为一般的二阶定常线性系统模型,并将GHM模型与最常用的标准线性模型,分数导数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确定GHM模型参数的方法是正确的。

    • 多元靶碰撞级联中的粒子能量

      2002(2):96-98.

      摘要 (1242) HTML (14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一种推广的幂指数散射截面求解了溅射输运方程,获得更加一般的渐近解,这个渐近解不但以Urbassek等人几年前所给出的两个解为其特殊情况,而且还为作者提出的SC解提供了新的证据,此外通过计算并分析了Vicanek等人发表的新的输运理论,发现他们所提出的转换理论结果与Monte Carlo模拟结果一致是不正确的。

    •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BSi的空泡腐蚀性能

      2002(2):99-102.

      摘要 (1418) HTML (194)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连续波2kW YAG激光器在6061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BSi合金,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检测设备研究熔覆层的组织形貌,化学成分及相组成,利用超超波感应空泡腐蚀设备对熔覆层在3.5%NaCl水溶液中的空泡腐蚀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从而总结出激光熔覆层及基材的空泡腐蚀机制。

    • 激光快速成形316L不锈钢的组织及性能

      2002(2):103-105.

      摘要 (1539) HTML (154)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一般快速成型原理,采用激光熔化同轴输送的316L不锈钢粉末,在沉积基板上逐层堆积出薄壁金属零件,所制零件组织致密,成分均匀,具有快速凝固组织特征,力学性能与铸态及铸造退火态相当,可满足直接使用要求。

    • 金刚石涂层用低钴硬质合金基体表面二步浸蚀法的研究

      2002(2):106-109.

      摘要 (1233) HTML (17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先用Murakami剂浸蚀WC相,再用(H2O2+H2SO4)酸混合液除去o相的2步法浸蚀YG6硬质合金基体表面预处理的过程,并在浸蚀过的硬质合金基体上,用热丝法沉积了金刚石薄膜,结果表明:2步浸蚀法可在基体表面深度为6μm-12μm的范围内,使Co含量从6%降低到0.54%-3.22%,并使硬质合金基体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到Ra=1.0μm,但会导致硬质合金基体表面的硬度从89.9HRA降低至88.1HRA,在该硬质合金基体沉积金刚石薄膜之后,发现金刚石薄膜试样的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111}面取向,金刚石涂层与硬质合金基体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 Al3Li(δ′相)形核机制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2002(2):110-114.

      摘要 (1390) HTML (14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微观Langevin方程对不同浓度的铝锂合金的δ′(Al3Li)相的形核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锂含量为15%9原子百分比)的合金,无序固溶体首先进行协调有序化,形成被反相畴界分割的单相有序畴,尔后该有序相进行匀相失稳分解,贫锂区自发无序化,最终形成平衡相状态,对于锂含量为12%的合金,Al3Li(δ′相)通过经典形核机制生成,且存在部分小颗粒溶解和粒子间“融合”的形象,由模拟结果还可看出:时效早期,两合金的相界由敏锐变得平滑,体系总界面能降低,说明形核,长大,粗化等作为伴随过程发生,该模型较为真实的模拟了合金的演变过程。

    • 微弧氧化—水热合成生物活性二氧化钛层的结构与性能

      2002(2):115-117.

      摘要 (1345) HTML (15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钛合金基体上通过微弧氧化形成含钙和磷的二氧化钛层,再经过水热合成转化为含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二氧化钛层,该膜层结合强度高,而且是多孔和均匀的。因此,该方法很适合钛合金植入体的生物活性表面改性。

    • p—型FeSi2/Bi2Te3梯度热电材料的优值推证与界面温度优化

      2002(2):118-121.

      摘要 (1146) HTML (150)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两元 p-型梯度热电材料 Fe Si2 / Bi2 Te3界面温度的建模计算与实验验证 ,在固定热冷端温区内积分得出的 Z- ΔT值与界面温度 Ti 的关系曲线为 :Z- ΔT =0 .6 72 +11.7× 10 - 4Ti - 1.31× 10 - 6 T2i - 3.4 9× 10 - 9T3i该关系可用来表征两元梯度结构的热电性能。从拟合曲线上得出该梯度结构的最佳界面温度为 2 2 0℃~ 2 30℃ ,这与实验测出两单段材料 (Fe Si2 ,Bi2 Te3)长度比为 10∶ 1左右时所形成的界面温度较为接近。通过测试不同长度比的材料输出功率 ,也发现 10∶ 1梯度材料的最大输出功率较大 ,是相同温差下单段 β- Fe Si2 材料的 2倍~ 2 .6倍。

    • 纳米AgSnO2触头材料的制备与组织分析

      2002(2):122-124.

      摘要 (1445) HTML (131)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高能球磨技术制备纳米AgSnO2粉末,热压烧结后,制得纳米AgSnO2块体,与传统内氧化法制得的AgSnO2InO3比较表明,高能球磨法能够克服内氧化法氧化物的聚集及晶界处析出的缺陷,得到SnO2均匀分布于Ag基体上的组织结构。

    • LaNi4.75Al0.25合金及氢化物晶胞参数研究

      2002(2):125-128.

      摘要 (1242) HTML (14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X射线分析方法的一种线对法研究了LaNi4.75Al0.25合金及氢化物的晶胞参数及其随氢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将实验结果与La-Ni-Al系列的文献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LaNi4.75Al0.25吸氢发生的相转变,即α→α+β→β过程中,β相的晶胞参数比α相的参数大,并且α相与β相的晶胞参数在压力-组成-温度曲线(P-C-T)的平台段几乎不变,当LaNi4.75Al0.25完全变成氢化物时,β相的晶胞参数又会略有增大,LaNi4.75aL0.25H5.6的晶胞体与未吸氢时相比增大了22.05%。

    • 定向凝固法制备YBC超导体的若干材料学问题

      2002(2):129-134.

      摘要 (1109) HTML (142)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讨论了定向凝固法制备YBCO超导体涉及的包晶转变与包晶反应,成分过冷,扩散控制生长模型,界面效应及定向凝固YBCO生长晶体学等问题。

    • 影响钛合金蠕变行为的因素分析

      2002(2):135-139.

      摘要 (1433) HTML (146)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钛合金的蠕变行为是非常复杂的,通常蠕变行为可以分为低温蠕变,扩散蠕变和位错蠕变等。一些得要的内外因素,如温度,组织结构等对钛合金的蠕变性能都有影响,且对不同蠕变类型其影响也不同。本文主要综述和分析了蠕变参数,组织结构,合金元素硅等对钛合金位错里面变行为的影响以及提高蠕变阻力的各种可能机制。

    • La2O3对Mo粉性能影响的研究

      2002(2):140-143.

      摘要 (1097) HTML (15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对掺杂La2O3的Mo粉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La(NO3)3的MoO2粉经过还原处理后,Mo粉表面的纳米La2O3微粒可以减小Mo基体的特征能量损失峰,增加Mo3d光电子谱峰强度,由于纳米LaO3粒子在金属Mo的表面及周围对Mo起到包埋效应,减小了Mo与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Mo的抗氧化能力增强。

    • 添加稀土化合物对镍基自润滑合金机械及高温摩擦特性的影响

      2002(2):144-147.

      摘要 (1484) HTML (14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粉末冶金热压方法制备了几种含不同稀土化合物(LaF3,CeO2,La2O3)的Ni-Cr基自润滑合金,测试了合金机构性能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稀土化合物的合金密度和弯强度最高,对添加稀土化合物的合金,以添加CeO2合金的密度,硬度和抗弯强度最高,添加稀土化合物均能降低合金的摩系数和磨损率,尤其是以添加La2O3合金的摩擦系数损率在各温度下都最低,X射线射分析结果表明,在合金中添加稀土化合物,增加了合金中镍基固溶体的晶面间距,尤其以添加La2O3合金中镍基固溶体的晶面间距最大,这和其摩擦系数最低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 铍材表层应力梯度对X射线应力测试的影响

      2002(2):148-151.

      摘要 (1235) HTML (16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在modified-ψ衍射几何条件下,铍材表层中存在不同应力梯度时的d-sin^2ψ曲线的形状,确定了铍材表层内的应力梯度对常规的X射线应力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通常的sin^2ψ≤0.5的应力测试范围内,应力梯度对测试曲线有明显的影响,应力测试值因应力梯度的存在而偏离真实值,选择合适的靶材以减小X射线对铍材的穿透深度,可以减小应力测试的误差。

    • 自蔓延高温合成Ti—Ni—Nb形状记忆合金的产物组织

      2002(2):152-155.

      摘要 (1495) HTML (135) PDF 0.00 Byte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进行Ti-Ni-Nb形状记忆合金(SMA)的燃烧合成试验,研究了粉末粒度,纯度和加热温度对热爆燃烧合成的产物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度高的粉末,粒度细的铌粉和粒度适中的钛粉,有利于获得密度高和(Ti,Nb)2Ni等杂相少的产物,当温度尚达到热爆温度时,只能发生常规反应烧结,当达到热爆温度时,热爆的产物内存在着基体相(Ti,Nb)Ni,杂相(Ti,Nb)2Ni和由β-Nb(Ti,Ni)与基体(Ti,Nb)Ni形成的共晶相,在较高的热爆温度下,共晶相基本消失,基体晶粒粗化。

    • 稀土元素Ce和预变形对Al—Li—Cu—Zr合金时效相变过程的影响

      2002(2):156-159.

      摘要 (1209) HTML (143)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90铝锂合金为对象,研究了稀土元素Ce和预变形对其时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e(0.11%),能显著弥散T1相,使T1相均匀,细小地析出,且在峰时效态表现明显,但Ce对δ′相的相变过程影响不大,预变形使合金位错密度增大,减小了T1相的形核功,从而促进了T1相和δ′相析出;微量稀土元素Ce(0.04%-0.14%)和预变形(3%-9%)配合使用可达到更好的综合性能效果。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