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02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1986年~2001年高温超导体研究进展重要事件

      2002(4).

      摘要 (1193) HTML (157) PDF 0.00 Byte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6年发现高温超导电性(HTS):BednorzandMüller发现镧钡铜氧化合物;1987年发现超导转变温度为93K的钇钡铜氧高温超导(HTS)化合物;1988年发现超导转变温度为110K的铋锶钙铜氧高温超导(HTS)化合物;首次制出HTS薄膜;1989年发现超导转变温度为125K的铊钡钙铜氧高温超导(HTS)化合物;首次制出BSCCO/AgHTS超导线;1990年首次绕制HTS超导线圈;10m长BSCCO/AgHTS超导线制作成功;首次演示HTS超导直流马达;1991年HTS超导直流马达输出功率达到0.03hp;1992年首次演示…

    • 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厚型钛阳极氧化膜

      2002(4).

      摘要 (1111) HTML (137)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具有光催化性能的TiO2成膜技术研究非常活跃,日本近几大学伊藤征司郎研制了用二步电解法就可在钛板上直接形成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2膜的新技术。具体工艺操作是将钛板在1.5MH2SO4-0.3H3PO4-0.3MH2O2混合液中,首先进行1次阳极氧化。其电解电流密度为3.0A/dm2的直流电;电解电压升到200V后保持这个值;浴温度为300K;整个电解时间为30min。得到了表面失去金属光泽、成均匀浓灰色、膜厚为5.5μm的TiO2膜。但其膜却不具有光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在TiO2微粒中存在着Ti3+离子,而Ti3+离子具…

    • 本刊书讯

      2002(4).

      摘要 (1140) HTML (15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现将由本社负责编辑出版的部分书刊公布如下,若有需者,请与本刊联系。1.1980年以来《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精装合订本,定价:杂志定价+20元/册;2.《难熔金属科学与工程———全国难熔金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5届30元/册,第7届60元/册,第8届60元/册,第9届60元/册);3.《钛科学与工程———第6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研讨会文集》(1~3卷),定价:90元/套;4.《第5届国际钛会译文选》,定价:30元;5.《第2届中俄双边新材料新工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定价:6…

    • 电解电容器替代材料

      2002(4).

      摘要 (1211) HTML (157) PDF 0.00 Byte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固体电解电容器由带有钽丝的多孔钽烧结体(阳极)和在多孔烧结体上形成的Ta2O5非晶层组成。多孔体由诸如MnO2的阴极材料填充并与阴极导线相接,然后用环氧树脂密封。40多年的研究表明,钽最适于制作固体电解电容器。铌的化学性能和某些物理性能与钽类似,人们总认为铌可以替代钽,但由于铌的氧化物介电常数比钽的高故这种认识又曾一度被否定。铌电容器的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然而落后的生产工艺使生产的Nb粉形貌不理想,纯度低,特征表面积小。因此阻碍了作为电解电容器材料的广泛使用。要使铌粉适于生产固体电解电容…

    •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2003年征订启事

      2002(4).

      摘要 (1095) HTML (146) PDF 0.00 Byte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经国家科委批准,1984年创刊,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3-5249/CN11-1835/06),本刊以文摘、简介及题录形式报道国内公开发行的有关无机分析化学的期刊300余种及各种会议论文集、新标准、新书目等,年收录文献3000篇左右,栏目分为:一般问题、重量法与滴定法、法度法、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物相分析、气体分析、活化分析、质谱分析、分离方法、贵金属分析专栏等12大类。为便于读者检索,每期附有按被检测元素及阴离子编排的索引。读者对象:冶金、有色金属、地质…

    • 俄罗斯《先进材料》最新目次

      2002(4).

      摘要 (986) HTML (13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Abimonthlyscientificjournalcoveringthefollowingtopics:physico-chemicalprinciplesofmaterialsdevelopmentmaterialsforaerospaceengineeringmaterialsforelectronicsmaterialsforquantumelectronicsmaterialsforatomicandnuclearpowerengineeringmaterialsforensuringhumanlifeactivitymaterialsforgeneralpurposenew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ogiesmethodsofmeasurementsandmetrologicalissuesrelatedtonewmaterialsenvironmentalproblemsofmaterialsscienceContentsV.V.Stolyarov,R.Z.ValievStudyanduseofnanostructurea…

    • Ti2AlNb基合金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

      2002(4):241-245.

      摘要 (1439) HTML (15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述了目前金属和合金计算机模拟研究中采用的相图计算技术,第一原理方法和埋入原子势方法,并给出了这些方法应用于Ti2AlNb基合金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

    • 钛及钛合金在牙科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2002(4):246-251.

      摘要 (1450) HTML (14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牙科用钛及钛合金开发、物理力学性能、钛合金烤瓷、成形技术、设备及表面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该类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 提高Mg—Ni贮氢合金电极性能的因素

      2002(4):252-256.

      摘要 (1314) HTML (146)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Mg-Ni合金作为大容量贮氢电极材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电容量衰退快,寿命短,限制了目前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本文分析了影响贮氢合金电极放电性能的因素,综述了提高贮氢合金电极综合电化学性能的各种可行性方法。

    • 多向锻造7075铝合金的结构和性能

      2002(4):257-260.

      摘要 (1355) HTML (15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440℃经多向锻造加工成7075铝合金锻件。研究了锻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随退火温度和T73回火的变化,TEM和SEM用于分析锻件的晶粒和第二相形态。多向和大变形锻造产生平均晶粒尺寸1.8μm的完全再结晶组织。390℃-450℃退火使晶粒长大到3μm,但位错和第二相分布没有明显改变,这时锻件展现出较低强度和较高延性。T73回火使锻件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280%和210%,而延性同退火样相比并无明显下降,断裂韧性达到51MPam^1/2,可以认为这是沉淀强化的贡献。

    • 新锆合金氧化膜微观组织结构的研究

      2002(4):261-265.

      摘要 (1312) HTML (154) PDF 0.00 Byte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氧化膜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对采用不同热处理的两种新锆合金,无论从内到外,氧化膜结构均极为相似;不同热处理对氧化膜结构影响在于是否有第二相易于嵌入ZrO2中,累计退火参数值越高,嵌入可能性大;该嵌入的沉淀相促进氧化膜化膜从其它结构到单斜结构的转变,残留于原金属晶界处的第二相促使晶界开裂。靠近氧化膜金属基体氧化膜内表面观察表明,氧化膜生长是不均匀的,呈菜花状;腐蚀速率越高,菜花尺寸越大,凸起越严重。本研究说明,采用低温加工工艺获得尺寸较小的沉淀相是合金耐蚀性能改善的基本途径。

    • 钛基复合材料的高周疲劳性能研究

      2002(4):266-269.

      摘要 (1209) HTML (135)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TiC粒子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的室温轴向高周疲劳性能。测试Kt=1的试样时采用的试验频率为76Hz,R=0.06和R=-1时,复合材料的室温疲劳强度分别为594MPa和494MPa。试验结果表明TiC粒子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的室温高周疲劳性能与细晶组织的Ti-6Al-4V和IMI834的相当。复合材料内含有较细小的薄片状组织,这种组织为α β相互相交错构成,这种细小的α β相间的层状组织对于阻止疲劳裂纹的扩展和提高疲劳裂纹的扩展寿命有重要作用。退火后的复合材料疲劳裂纹扩展区规则且较宽广,从而也使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延长。

    • HF溶液预处理对ZrCr0.7Ni1.3贮氢电极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02(4):270-273.

      摘要 (1287) HTML (149) PDF 0.00 Byte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HF溶液预处理工艺对ZrCr0.7Ni1.3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HF溶液处理过程中,合金组成相之间的微电池腐蚀效应促进了裂纹萌生,扩展和比表面积的增大,从而改善了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合金表面形貌和成分变化等因素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 Hank‘s人工模拟体液中离子注氮对4种植入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

      2002(4):274-278.

      摘要 (1840) HTML (163) PDF 0.00 Byte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离子注氮对SUS316L不锈钢,Co-Cr合金,工业纯钛和Ti-6Al-4V植入合金在Hank’s人工模拟体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腐蚀电位和极化曲线的测量结果表明,注氮使4种植入金属材料的腐蚀电位正移,钝化电位区间扩大,耐蚀性明显提高。注氮的工业纯钛和Ti-6Al-4V合金的耐蚀性最佳,其钝化区拓宽为4V以上。通过AES分析发现,离子注氮后钛及其合金表面形成的氮化钛膜层及弥散的氮化钛析出相的化学效应,使基体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注氮的Co-Cr合金的耐蚀性略优于SUS316L不锈钢。Co-Cr合金表面形成的钴氮化合物相对基体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腐蚀速率。SUS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铁和铬氮化合物膜,有效地阻止了Cr^3 的水解,且氮离子注入促进Fe3O4的产生,提高了耐腐蚀性能。

    • SiC/Ti基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2002(4):279-282.

      摘要 (1843) HTML (145) PDF 0.00 Byte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建立热力学可能反应模型,分别计算了SCS-6 SiC长纤维增强Ti3Al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的Gibbs函数变值△rG,并用△rG判据推测了界面反应产物并与透射电镜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由于TiAl中原子结合力较强,因而SCS-6 SiC/TiAl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较轻。所研究的2种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的二元反应产物为TiC,Ti5Si3和Ti3Si,Ti-Si相图中的其它二元硅化物不可能形成。

    • 疲劳载荷下P/M Rene95合金中夹杂物的微观行为研究

      2002(4):283-286.

      摘要 (1319) HTML (143)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人工植入Al2O3夹杂的试样,通过SEM下的原位试验,动态跟踪及分析了拉-拉疲劳载荷下P/M Rene95合金中表面或近表面夹杂物的微观行为。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夹杂物的尺度范围内,载荷波形对夹杂物的微观力学行为有很大影响。在三角波加载条件下,虽然夹杂物/基体界面更易萌生裂纹,但表面或近表面夹杂物对试样的断裂影响较小;在正弦波载荷条件下,疲劳裂纹的萌生、扩展及试样的断裂均与表面或近表面夹杂物的基本特性有关。而且,降低正弦波加载时的应力幅值可大大提高夹杂物/基体界面疲劳裂纹的萌生寿命。

    •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Mn15Bi34Te51和La15Bi34Te51热电材料

      2002(4):287-290.

      摘要 (1316) HTML (15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Mn15Bi34Te51和La15Bi34Te51合金,XRD分析表明Mn15Bi34Te51和La15Bi34Te51分别在真空球磨150h和100h后实现合金化,La15Bi34Te51在真空球磨150h后形成了纳米结构的合金,镧原子的加入有助于Bi2Te3基合金的晶粒细化及非晶化。对La15Bi34Te51合金的XRD结构分析表明镧原子有可能进入了Bi2Te3层状结构的Te-Te原子层间。La15Bi34Te51合金Seebeck系数的测量表明当晶粒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寸时,载流子散射机制有可能发生改变,导致了Seebeck系数的大幅上升。

    • 掺杂纳米CeO2块材的热稳定性研究

      2002(4):291-294.

      摘要 (1210) HTML (13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多种掺杂CeO2纳米粉,并研究其烧结性能,发现不同类型的金属氧化物掺杂对CeO2纳米粉的烧结性能有不同的影响。CdO有助于CeO2的烧结生长,而Al2O3,ZrO2则阻碍CeO2的烧结生长;MgO,CaO,SrO,BaO在较低温度下阻碍CeO2的烧结生长,在较高温度下则反而有助于CeO2的烧结生长,同时结晶析出杂质相。

    • TiAl基合金涡轮熔模型壳离心精密铸造

      2002(4):295-298.

      摘要 (1295) HTML (139) PDF 0.00 Byte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TiAl合金涡轮的立式离心熔模陶瓷型壳精密铸造进行了研究,合金熔配设备为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熔化炉。首先研究了TiAl合金铸造时的尺寸收缩问题,结果表明1600℃浇注时,合金的收缩率为1.32%,随着浇注温度的提高凝固收缩率显著提高。从合金熔体立式离心力场下充型模式方面考虑,涡轮浇注工艺应采用类似于重力充型的底注式较好。TiAl合金涡轮离心浇注内部组织致密、无气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欠浇缺陷,迎流面充型较弱。可以从提高离心转速和浇注温度两方面解决欠浇缺陷,但离心转速提高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提高浇注温度带来的粘砂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 Ni—Ti焊料部分液相瞬间连接高纯Al2O3—Kovar工艺的研究

      2002(4):299-302.

      摘要 (1429) HTML (138) PDF 0.00 Byte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Ti-Ti活性焊粒部分液相瞬间连接工艺,实现了高纯Al2O3陶瓷和可伐合金(Kovar)的气密性连接。结果表明焊缝区呈现明显的“三明治”夹层结构,两侧主要为Ti2Ni金属间化合物层,中间为较厚的Ti固溶体层。接头强度最初随保温时间延长增加,但与焊接温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单调关系。

    • WC—8%Co硬质合金注射成形工艺研究

      2002(4):303-307.

      摘要 (1360) HTML (145) PDF 0.00 Byte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WC-8%Co硬质合金的粉末注射成形工艺,考查了不同气氛和脱脂方法对脱脂坯碳含量的影响及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合金强度的影响,以及固体粉末装载量对产品尺寸精度及保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脱脂+75%N2/25%H2混合气体热脱脂工艺,不仅能大幅度提高脱脂速率,而且有利于合金碳含量的控制。提高试样固体粉末装载率有利于提高制品密度和尺寸精度。在1460℃烧结,保温2h,PIM硬质合金试样的抗弯强度、硬度、密度分别达到2480MPa,HRA900MPa,和14.72g.cm-3;烧结后制品保形性良好,尺寸偏差为±0.02mm;断口检查和金相检验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缺陷,合金组织均匀;平均晶粒度为2μm,孔隙度为A02B00,无石墨夹杂和η相出现。

    • 用微弧氧化技术处理医用钛合金表面的研究

      2002(4):308-311.

      摘要 (1572) HTML (149)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微弧氧化对钛合金表面改性,讨论在不同条件下微弧氧化膜的形貌、结构和成份。结果表明,在钛合金表面得到一层金红石型TiO2和锐钛矿型TiO2的多孔氧化膜,且在膜中可以渗入钙,磷离子。膜层中的元素呈阶梯分布,外层的Ca,P含量较大,Ca/P含量随溶液中Ca/P含量近似呈线性增强。在确定的电解液下表面孔隙率基本不变,但孔洞大小随反应电压的增加而增加;膜的生长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呈先快后慢变化。这种含有Ca,P成份的多孔表层结构有利于骨细胞的吸附和结合。

    • 水热晶化法制备CeO2纳米晶

      2002(4):312-314.

      摘要 (1427) HTML (144)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水热晶化法制备了Ceo2纳米晶。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CeO2纳米晶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O^5H-FM3M。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CeO2纳米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小于100nm。实验发现,水热处理温度升高,CeO2粒子中含水量减少。CeO2纳米晶的相对密度随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

    • 纳米尺度下钯元素的催化效应及气敏机理

      2002(4):315-318.

      摘要 (1413) HTML (13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研究了贵金属Pd和离子Pd2+催化剂对纳米结构厚膜材料气敏特性的影响之后,提出了纳米催化效应的见解。认为将微量Pd2+的水溶液加入到纳米晶SnO2-x粉体中,可使Pd2+离子均匀地分布。所形成的PdO1-x纳米晶,能更均匀地存在于纳米结构厚膜材料载体中,有望对可燃性气体起到最有效的纳米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Pd2+离子最佳的引入量为1.04mol%时,对3000×10-6甲烷的灵敏度可达9~11。

    • 预氧化烧结高密度钨合金

      2002(4):319-319.

      摘要 (1375) HTML (151)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平均粒度为2.0μm的W粉末,小于48μm的羰基Ni粉末和小于74μm的羰基Fe粉末,纯度大于99%。按照90W-7Ni-3Fe配成合金粉末。先期投入49%Ni,21%Fe以及30%的W粉末(均质量分数)球磨8h后,再加入余量的W粉末球磨至22h,球料比为4∶1,停机后在真空中干燥。利用冷等静压成型得到7mm×60mm的试样棒。将试样棒埋在Al2O3粉中,置于空气烧结炉中加热至450℃,经过30min的保温预氧化后,再经不同温度在氨分解的氢气氛(低于-20℃的露点)中烧结,最后以50℃/min的速率冷却到室温,为进一…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