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06年第35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总目次

      2006, 35(12).

      摘要 (1200) HTML (156)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6年第1期材料科学Y(0.3at%)对Ti-45Al-5Nb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陈玉勇,李宝辉,孔凡涛(1)Fe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光束堆焊层成形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张迪,单际国,陈武柱等(5)水合氧化钌的电沉积与准电容性…………………………………………………………………………………………文建国,周震涛(9)锆-4合金疲劳断口的分形维数分析…………………………………………………………………………任文伟,康戈文,甘春泉等(13)Ir/Re互扩散研究…………………………

    • 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斑点偏析的数值模拟研究

      2006, 35(12):1849-1853.

      摘要 (1359) HTML (15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铸造高温合金中的斑点偏析,建立了描述多元合金凝固过程传输行为的数学模型。基于伪二元相图方法,模型给出了液相线温度与固相分数及液相多元溶质浓度的耦合关系式。利用该模型对Ni-5.8Al-15.2Ta(质量分数,%)合金铸锭的垂直定向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多组元镍基高温合金凝固过程中斑点偏析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凝固界面前沿附近热-溶质双扩散对流引起的密度倒置,是诱发斑点偏析的主要原因。在糊状区中形成的偏析通道中,富集溶质从糊状区流向液相区,通道周围局部流动可以通过糊状区从液相区补充通道中的流动。凝固初期形成的通道不能稳定存在,多个通道合并促使局部凝固前沿优先生长,最终形成稳定的偏析通道。

    • Ti-6Al-4V剪切带内部的应变、温度分布及演变研究

      2006, 35(12):1854-1858.

      摘要 (1520) HTML (163)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梯度塑性理论,考虑了峰值剪切应力之后的材料承载能力缓慢降低的过程及承载能力快速降低的过程,推导了剪切带内部的剪切变形、应变及温度分布的公式。计算了Ti-6Al-4V剪切带内部塑性剪切应变,温度的分布及演变。在剪切带内部,塑性剪切应变及温度分布是高度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随着施加的塑性剪切应变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流动剪切应力的降低,剪切带内部的最大塑性剪切应变线性增加,最高温度非线性增加。由于微结构效应,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剪切带内部的最大塑性剪切应变及最高温度的预测值高于经典理论的预测值。将Ti-6Al-4V剪切带内部的剪切变形及应变的理论结果与根据前人高速摄影实验图片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理论与实验结果的趋势非常吻合,在数值上,剪切带内部的最大剪切应变的理论值仍低于实测值。

    • Mg-Ni-Ti19Cr50V22Mn9的结构及氢化动力学研究

      2006, 35(12):1859-1863.

      摘要 (1375) HTML (139)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将质量百分数为85Mg-5Ni-10Ti19Cr5oV22Mn9的复合材料在氢气保护气氛下球磨8h制备出复合储氢材料。用体积法测量了它在不同条件下的储氢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显微镜技术和激光粒度分布仪考察了球磨时间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氢化动力学与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了材料在523K-573K的氢化反应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573K,20min内的吸放氢量分别为6.7%和6.6%。氢扩散为其限制性环节,吸放氢活化能分别为63kJ/mol和69kJ/mol。

    • AE42和Mg-Al-RE-Ca合金的压入抗蠕变性能

      2006, 35(12):1864-1868.

      摘要 (1265) HTML (161)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压入蠕变的方法研究了AE42合金和在AE41合金中加入0.4%-1.2%Ca的(质量分数,下同)Mg-Al-RE-Ca合金的抗蠕变性能,并利用光学显微镜,XRD和SEM(带EDS)对合金蠕变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a添加量的提高,Mg-Al-RE-Ca合金的压入抗蠕变性能也不断提高,Mg-Al-RE-Ca合金在150℃和175℃时的压入抗蠕变性能优于AE42合金。压入蠕变前后的组织结构分析表明:AE42合金中Al11Nd3相在高温下不稳定会分解,造成抗蠕变性能下降:而在稀土含量相对少的Mg-Al-RE-Ca合金中,形成热稳定性好的Al2Ca,改善了合金的抗蠕变性能。

    • 亚微米级Al2O3P/2024Al复合材料的时效行为

      2006, 35(12):1869-1873.

      摘要 (1285) HTML (16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0.3μm的Al2O3颗粒,制备了体积分数为30%的Al2O3P/2024Al复合材料。利用硬度测试,DSC测试,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亚微米Al2O3;2024Al复合材料在160℃,175℃和190℃3种温度下的时效硬化行为。结果表明:亚微米Al2O3颗粒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硬度显著提高,但时效前后复合材料硬度提高的幅度较基体合金低得多。利用DSC和TEM对时效过程的综合分析表明,亚微米Al2O3颗粒的加入抑制了GP区的形成,提高了S'相的热扩散激活能,使S’相析出困难。表现为复合材料析出相的数量较少、尺寸较小。

    • Thomas-Fermi模型含外电场作用的铝镁合金熵能的计算

      2006, 35(12):1874-1878.

      摘要 (1479) HTML (13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Thomas-Fermi(TF)模型,提出外势场与原子内势场的作用,确定外势场对体系势场边界条件的影响,建立了外电场作用下的原子势场外边界条件。应用体积相加法,把单原子TF模型推广到化合物和固溶体。并以Al,Mg,Li等元素的单原子,Al-Mg固溶体,Mg5Al8化合物为例,计算和分析了电场作用对体系的熵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熵能在整个电场区域内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并且边界势下和极板电压下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零点处熵能的变化趋势不同。

    • 纯钛表面PPy/rhBMP-2复合涂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006, 35(12):1879-1883.

      摘要 (1380) HTML (136)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水溶液恒电流电化学聚合法在纯钛表面制备了聚吡咯/重组人骨形成蛋白涂层(Ti/PPy/rhBMP-2)。利用循环伏安扫描分析涂层氧化还原性质,^125I蛋白质标记法检测rhBMP-2掺杂量,表面粗糙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涂层微观形貌。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Ti/PPy/rhBMP-2表面增殖、分化能力的检测,评价Ti/PPy/rhBMP-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rhBMP-2能够以聚电解质阴离子方式稳定地掺杂于PPy结构中,并且所生成的涂层表面粗糙度高且结构疏松。Ti/PPy/rhBMP-2中掺杂固定的rhBMP-2依然保持着其骨诱导活性,能够促进BMSCs的增殖、分化。

    • Ga杂质分布对晶体管V-I特性的影响

      2006, 35(12):1884-1887.

      摘要 (1459) HTML (14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低浓度掺杂-结深推移-高浓度掺杂设计方法形成Ga基区,制备出NPN晶体管样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Ga的线性缓变分布和SiO2薄膜覆盖下的扩散,大幅度提高了器件耐压水平与综合电学性能:IC-VCE中的负阻效应是由Ga原子表面浓度经二次氧化变为耗尽状态所致,对此,可采用Si3N4/SiO2/Si复合结构加以改善;总之,开管扩镓是一种制备高压器件不可比拟的新途径。

    • 硬质合金中WC相的孪生变形机制

      2006, 35(12):1888-1891.

      摘要 (1250) HTML (167)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WC的塑性变形对提高硬质合金的韧性有重要作用,孪生是WC塑性变形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硬质合金试样施加一定应力,使之产生应变,对其微观组织进行TEM分析,研究了孪生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当WC为单一相时,WC相能产生孪生-滑移协调变形,从而使该合金具有较高的韧性。在矿山凿岩领域,这种高韧性合金显现出较好的使用性能。

    • Mg—B体系成相热力学研究

      2006, 35(12):1892-1895.

      摘要 (1582) HTML (15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热力学计算法、扩散偶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Mg-B体系成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显示,Mg-B体系固-固反应在298K-923K温度范围内均可以发生。扩散研究显示,Mg-B之间的固态反应是通过Mg向B扩散实现的。DSC研究表明,Mg-B体系在升温过程中,分别在527.12℃,650.73℃和660.82℃,先后发生了固.固反应,Mg熔化以及液-固反应。在综合考虑扩散研究、热力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MS-B体系反应模型。

    • (Bi,Pb)-2223相分解-再形成过程中超导相的演变

      2006, 35(12):1896-1899.

      摘要 (1362) HTML (14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低氧分压气氛中,不同熔化处理温度下单芯银包套带材(Bi,Pb)-2223(以下称Bi-2223)芯部熔化分解及随后的缓慢冷却阶段,淬火试样中Bi-2223,Bi-2201和Bi-2212相之间的演变关系。结果显示,在Tp=855℃-865℃范围内,随着熔化处理温度(Tp)的升高,淬火带材中Bi-2223相相对含量逐渐减少,而Bi-2201相含量则明显增加。Tp=855℃-860℃时,Bi-2223相发生部分分解,其淬火后的主要产物为Bi-2201,(Sr,Ca)2CuO3(2:1AEC)和(Sr,Ca)14Cu24O41(14:24AEC)。经过随后的缓慢冷却,部分分解的Bi-2223相可以直接从液相中再形成。在所有熔化试样及部分熔化后慢冷所得的试样中均未发现Bi-2212相。当Tp=865℃时,Bi-2223相则全部分解,在同样冷却条件下,其回复过程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途径,一是少量Bi-2223相直接从液相中生成,二是先从液相中析出Bi-2212相,在随后继续冷却过程中再转变为Bi-2223相。由于Bi-2212转变为Bi-2223所固有的迟缓特性,以致在本实验的冷却条件下,完全分解的Bi-2223相只能部分得到回复。

    • Ti40阻燃钛合金热变形的开裂预测

      2006, 35(12):1900-1903.

      摘要 (1486) HTML (14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Ti40阻燃钛合金热变形困难且容易发生开裂。因此,研究该合金在不失效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变形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韧性断裂准则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Ti40合金热变形过程进行开裂预测。通过圆柱试样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压缩模拟试验,发现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该合金会发生纵向开裂和剪切开裂。随后的有限元模拟获得了变形试样各个区间的应力一应变分布情况及演变过程,这被用来评价6种已有的韧性断裂准则对Ti40合金高温变形的初始开裂位置及损伤值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只有Oyane韧性断裂准则能准确地预测试验范围内所有条件的Ti40合金的初始开裂位置和临界开裂值。

    • Au-Ti足金的强化机理研究

      2006, 35(12):1904-1907.

      摘要 (1507) HTML (14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和光学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Au-Ti足金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Au-Ti足金的强化方式主要是细晶强化、加工硬化和时效强化,且其力学性能优于标准的Au917饰品用金合金Au917Ag55Cu28,Au917Ag32Cu51。并且,Au-Ti足金的冷加工性能优于千足金,这是由于其固溶态硬度、强度高,延性好。

    • 新锆合金氧化膜的晶体结构分析

      2006, 35(12):1908-1911.

      摘要 (1231) HTML (13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静态高压釜实验研究了NZ2合金在360℃,18.6MPa含Li水和400℃,10.3MPa蒸汽中的腐蚀动力学,通过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NZ2合金在两种介质中腐蚀不同时间后氧化膜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NZ2合金在360℃含Li水中腐蚀速率较400℃蒸汽中的低;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氧化膜中四方氧化锆含量逐渐降低,单斜氧化锆含量逐渐增高,四方氧化锆向单斜氧化锆转变。腐蚀转折时,氧化膜中出现了立方氧化锆,随后氧化膜中立方相含量明显增多,说明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变过程中,立方相是作为过渡相存在。氧化膜中四方相含量越高,腐蚀速率越低。

    • Zr对Mg-5Sn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006, 35(12):1912-1915.

      摘要 (1346) HTML (15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含Zr0.4%-1.2%的Mg-5Sn合金(质量分数,%,下同)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显微组织观察表明,Zr元素能够起到明显的晶粒细化作用。扫描电镜EDS分析和XRD分析验证了这一结果。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Zr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及延伸率都有提高,延伸率提高更显著,Zr的晶粒细化起了主要作用;而合金的显微硬度基本不变,其原因是在合金中没有明显数量的硬质相出现。

    • IrO2+Ta2O5系钛基改性涂层阳极和失效特点

      2006, 35(12):1916-1919.

      摘要 (1438) HTML (142)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Ti/(IrO2+Ta2O5)涂层阳极钛基表面不同改性条件下的表面形貌,截面扫描和界面元素分布,电解强化寿命和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钛基体表面改性对涂层表面形貌没有根本性影响,表面改性的涂层阳极在槽电压-电解时间曲线上具有很长的平台期,显示出很好的强化寿命,平台期的主要失效特点在于涂层的电化学溶解,溶解从“龟裂”处始发,并且逐层进行。

    • Mo-Si-B三元硅化物显微组织及氧化行为研究

      2006, 35(12):1920-1923.

      摘要 (1246) HTML (15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4种不同成分的Mo-Si-B合金,利用XRD和SEM-BSE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以及利用TGA,XRD和SEM-BSE对其在1200℃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显微组织分析表明:4种合金均由Mo,Mo5SiB2(T2),Mo3Si三相组成。氧化结果显示:死相含量最多的合金有最好的抗氧化性;在Si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具有共晶组织的合金抗氧化性最好。氧化后的合金由表面氧化层、中间层和基体组成。对表面氧化层的相结构进行了XRD和BSE分析,发现表面氧化层主要由非晶SiO2组成。

    • SEM原位观察BT20钛合金激光焊接头的断裂行为

      2006, 35(12):1924-1927.

      摘要 (1320) HTML (15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单边缺口试样用扫描电镜原位观察了BT20钛合金激光焊接头焊缝的裂纹萌生与扩展特征。焊后态试样裂纹一经萌生随即失稳断裂。焊后热处理试样经历了较长的裂纹亚稳扩展阶段,在切应力与正应力共同作用下,微裂纹沿滑移带萌生;裂纹扩展过程中遇到滑移带时发生偏转;新的微裂纹在裂纹尖端的滑移带相交处萌生,并随后与主裂纹相连。焊后热处理可显著提高激光焊接头的韧塑性。

    • 胶原纤维固化杨梅单宁对Pr^3+,Nd^3+的吸附特性

      2006, 35(12):1928-1931.

      摘要 (1234) HTML (122)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胶原纤维为基质,通过醛交联剂将杨梅单宁固化在胶原纤维上制备吸附材料。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稀土元素Pr^3+,Nd^3+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在293K~323K的范围内,Pr^3+,Nd^3+的吸附平衡量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pH值对吸附平衡量影响较大,在pH值为3.5-5.0范围内,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当pH≥5.0时,吸附量开始逐渐下降。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由拟二级速率方程计算所得到的吸附平衡量与实测值的偏差在6%以内。该吸附材料适合柱上操作,吸附柱也易于再生。

    • Mo对P/M Ti-Mo合金烧结致密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06, 35(12):1932-1935.

      摘要 (1431) HTML (139)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P/M Ti-Mo合金中Mo对烧结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用热膨胀仪分析了其收缩/膨胀特性,用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检测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o的添加不利于P/M Ti-Mo合金的烧结致密化,但有利于Ti-Mo合金的显微组织细化。随着Mo含量的增加,组织细化作用更加明显。该晶粒细化作用大大改善了合金的室温塑性,使烧结态Ti-Mo合金的延伸率达到23%。

    • CaLaAl3O7:Eu^3+的发光特性研究

      2006, 35(12):1936-1939.

      摘要 (1472) HTML (145)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硝酸盐热分解法合成了CaLa1-xAl3O7:xEu^3+(0≤x≤1)粉末样品,研究了其在紫外和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光特性及Eu^3+掺杂量对CaLa1-xAl3O7:xEu^3+发光强度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当0≤x≤1时体系都能形成很好的单相。在254nm紫外(UV)激发下,其发射光谱由位于550nm~710nm几条锐线发射峰组成,以616nm处发射为主,当x=0.2时发射强度最高。在147nm真空紫外,(VUV)激发下,CaLa1-xAl3O7:xEu^3+的发射光谱峰形与254nm(UV)激发下一致,当x=0.2时发射强度最高,但是强度较254nm(UV)激发下弱,表明UV和VUV激发下荧光体的发光机理不同。

    • Nb-Ti-Co三元系1173K等温截面的研究

      2006, 35(12):1940-1942.

      摘要 (1312) HTML (156)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三元扩散偶技术测定了Nb—Ti-Co三元系富Co,Ti区域在1173K的等温截面,借助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测定了Nb-Ti-Co三元扩散偶的相区成分,并对其相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得Nb-Ti-Co三元扩散偶富Co,Ti区域在1173K时存在6个二元中间化合物:NbCo3,NbCo2,TiCo3,TiCo2,TiCo和Ti2Co;Nb和Ti形成连续固溶体;在此温度的扩散偶中不形成三元中间化合物。经分析,Nb-Ti—Co三元系在1173K存在6个三相区:(Co)+TiCo3+NbCo3,NbCo3+TiCo3+NbCo2,NbCo2+TiCo3+TiCo2,TiCo2+NbCo2+TiCo,NbCo2+TiCo+Ti2Co和NbCo2+Ti2Co+(Nb,Ti)。

    • 高温预析出对Al-Zn-Mg合金板材应力腐蚀断裂的影响

      2006, 35(12):1943-1948.

      摘要 (1311) HTML (13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高温预析出对7A52合金组织、时效硬化和应力腐蚀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预析出处理在保持7A52合金强度、塑性的同时,可提高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480℃固溶处理条件下,经过预析出处理后,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界限应力强度因子局KISCC由7.6MPa.m^1/2。提高至9.1MPa.m^1/2,475℃固溶处理条件下,经过预析出处理后,KISCC由8.9MPa.m^1/2。提高至11.1MPa.m^1/2;未经预析出处理的7A52合金应力腐蚀断裂区发生严重的阳极溶解腐蚀,晶界和亚晶界均发生断裂,经高温预析出处理后,应力腐蚀裂纹仅沿平行晶界扩展;高温预析出处理使晶界析出相粗化显著、离散度增大且晶界析出相Cu含量提高,这是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的重要原因。

    • 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降氮助燃剂的研究与应用

      2006, 35(12):1949-1953.

      摘要 (1371) HTML (148)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有机羟基酸络合-浸渍法制备了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降氦助燃剂FP-DN,对其活性组分、载体进行了筛选,研究了过渡元素Cu的用量、活性组分负载量、以及焙烧温度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SCMCx/γ-Al2O3系列催化剂,多余Cu量为0.2mol--0.5mol,负载量为10%--15%,焙烧温度为550℃--650℃时,催化剂对CO氧化,NO+CO反应的综合催化性能最佳。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降氮助燃剂在锦西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试验表明,其对二再烟气中NOx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2.01%。

    • Fe掺杂对纳米复合Ag-SnO2电接触合金电弧演化行为的影响

      2006, 35(12):1954-1958.

      摘要 (1534) HTML (14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高速数字摄像机和扫描电镜对纳米复合Ag-SnO2,Fe掺杂的纳米复合Ag-SnO2及商用Ag—SnO2-In2O3电接触合金的电弧演化过程和阴极斑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空气中电弧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起弧、稳定燃烧和衰减3个阶段。Fe掺杂后,纳米复合电接触合金电弧演化过程的形弧时间是商用合金的2倍;对触点表面烧蚀起主要作用的稳定燃烧时间短;电弧弧根对应的阴极斑点数量多、跳动迅速、运动区域大;电弧弧根在阴极表面停留的时间短,热流输入少,使其燃弧后阴极斑点分散,烧蚀轻微,具有较好的耐电弧侵蚀性能。

    • 以NH4FeP04·H2O制备LiFePO4及其性能研究

      2006, 35(12):1959-1962.

      摘要 (1164) HTML (135)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FeSO4,H3PO4,NH3·H2O为原料合成NH4FePO4·H2O前驱体,再与Li2CO3和蔗糖均匀混合,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iFePO4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对NH4FePO4·H2O和LiFePO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含碳量对LiFePO4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4FePO4·H2O前驱体和LiFePO4具有结构相似性,在高温固相反应时NH4FePO4·H2O与Li2CO3发生置换反应.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 掺Pd改性纳米晶Mg2Ni吸放氢氘特性研究

      2006, 35(12):1963-1966.

      摘要 (1425) HTML (15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Mg2Ni-1.0%Pd(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粉末,用XRD及AFM等分析表征了球磨20h后粉末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测定了Mg2Ni-1.0%Pd合金吸放氢氘的P-C-T曲线和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制备的Mg2Ni-1.0%Pd合金粉末粒度在10nm~50nm之间;同熔炼法制备的Mg2Ni合金相比,纳米Mg2Ni-1.0%Pd合金吸氢时的焓变值减小,放氢时焓变值增大,可逆贮氢容量为1.06(H/M,原子比,下同);与吸放氢相比,在相同温度下合金吸放氘的坪台压升高,焓变值减小,具有显著的同位素效应。纳米Mg2Ni-1.0%Pd合金的吸氢速率和吸氘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在573K附近发生变化。

    • 激光熔炼Ti5Si3/NiTi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组织及耐磨性

      2006, 35(12):1967-1970.

      摘要 (1501) HTML (141)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并利用激光熔炼技术制备出了以Ti5Si3为增强相、以NiTi为基体的金属间化合物新型耐磨合金,研究了增强相Ti5Si3的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i5Si3含量的增加,合金显微组织由亚共晶向共晶、过共晶转化,增强相Ti5Si3由细层片状共晶相向块状初生相转变,合金显微硬度随之显著提高;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Ti5Si3/NiTi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并随Ti5Si3增强相的增加而显著提高。Ti5Si3增强相的高硬度和NiTi基体的高韧性及伪弹性效应是该合金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主要原因。

    • 用EB-PVD技术制备Ni-Co-Cr基高温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2006, 35(12):1971-1974.

      摘要 (1378) HTML (13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制备出厚度为0.3mm的Ni-Co-Cr基高温合金薄板,并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设备研究了该合金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态合金为微晶结构,缺陷相对较多;热处理后晶粒迅速长大,缺陷密度大幅下降,并在晶粒内部形成了主要的沉淀强化相γ’相。与制备态合金相比,热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说明EB-PVD技术可以为制备性能优良的高温合金薄板提供一条新途径。

    • Sm2Fe17合金的凝固和热处理过程研究

      2006, 35(12):1975-1978.

      摘要 (1486) HTML (162)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XRD,SEM,EDX等手段研究了Sm-Fe合金的凝固和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合金的相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Sm-Fe合金在凝固中由于包晶反应不完全,母合金中不可避免地含有α-Fe,富Sm相等杂相:1050℃,24h的热处理能有效地消除合金中的杂相和残余应力,成功地制备出成分均一的单相2:17母合金。通过实验观测和分析,建立了Sm-Fe合金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物理模型。

    • 微量Er,Mn对Al-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06, 35(12):1979-1982.

      摘要 (1263) HTML (14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微量的稀土元素Er和过渡族元素Mn对Al—Mg合金铸态、均匀化态、热轧及冷轧态组织和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它们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稀土元素Er和过渡族元素Mn对改善合金力学性能是有益的,但是当它们共同加入时,强化效果会削弱,影响单一元素各自单独发挥作用。

    • Ti基贮氢合金Ti0.3Zr0.225V0.25Mn0.3-xNi0.45+x(x=0-0.25)的显微组织及电化学性能

      2006, 35(12):1983-1986.

      摘要 (1270) HTML (13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改善Ti基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采用XRD,SEM及EDS分析了Ti0.3Zr0.225V0.25Mn0.3-xNi0.45+x(x=,0.05,0.10,0.15,0.20,0.25)贮氢合金的相结构及相成分,并研究了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均由六方结构的C14型Laves主相和立方结构的C15型Laves第二相构成;随着Ni替代量x的增大,合金的活化性能降低,而循环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当Ni替代量x=0.05时,合金的放电容量达到最大,为426mAh/g,显示出很大的应用潜力.

    • 表面掺杂Al的球形尖晶石LiMn2O4的高温循环性能

      2006, 35(12):1987-1990.

      摘要 (1279) HTML (16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控制结晶工艺合成了球形Mn3O4,通过在球形Mn3O4的表面包覆Al(OH)3,然后与LiOH一起混合焙烧制备了表面掺杂Al的尖晶石LiMn2O4。采用SEM,XRD,EDS以及电池系统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性能。SEM分析表明:表面掺杂后,Al(OH)3均匀地包覆在颗粒表面。XRD和EDS分析表明:焙烧后,Al元素占据了Mn的位置,且颗粒表面的Al含量高于其总体的平均含量,说明Al只是在表面富集,即表面掺杂。电池测试表明:表面掺杂后,尖晶石LiMn2O4的初始充放电容量有所下降,但在高温55℃下的循环性能有显著的提高,表面掺杂6%Al的尖晶石LiMn2O4 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从68.3%提高到79.0%。说明以Al^3+作为掺杂离子通过表面掺杂来改善LiMn2O4的高温循环性能是有效的。

    • La1+xMg2-xNi9(x=0,0.5,1.0,1.5)合金的储氢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006, 35(12):1991-1994.

      摘要 (1487) HTML (13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高频熔炼方法制备了La1+xMg2-xNi9(x=0,0.5,1.0,1.5)系列合金,并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和储氢容量及电化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随着La含量增大,合金中LaNi5和(La,Mg)Ni3相转变为LaNi3相,且Mg2Ni相出现,晶胞体积也增大,合金的储氢容量和电化学性能提高;当x=1.5时,Mg2Ni相消失,合金的储氢性能有所下降。当x=1.0时,即La2MgNi9合金具有较好的储氢容量及电化学容量。

    • 高能球磨制备PS304纳米复合粉

      2006, 35(12):1995-1998.

      摘要 (1336) HTML (13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Ni,Cr,Cr2O3,Ag和BaF2/CaF2按PS304成分配比进行机械合金化(MA)。研究了不同的球磨时间对粉末性能的影响,并对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物相,晶粒尺寸及粉末形貌作了测定和分析讨论。研究发现,机械合金化使晶粒细化,其中Cr2O3,Ag的晶粒尺寸(球磨15h)可达50nm以下。CaF2和BaF2的X射线衍射峰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地减弱直至消失,同时在整个球磨过程中,并没有发现CaF2或BaF2的新相生成,氟化物可能形成了过饱和固溶体。EDX分析表明,得到的粉为复合粉。

    • 用四氯化钛制备TiO2微球的研究

      2006, 35(12):1999-2001.

      摘要 (1161) HTML (151)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模板,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微球,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层结构的TiO2微球直径在300μm-700μm之间,微球主要组分为锐钛矿晶型的TiO2,晶粒粒度约为16.3nm。分别以300W高压汞灯和太阳光为光源进行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样品对10mg/L甲基橙溶液光催化氧化的效果,结果表明此种TiO2微球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性能。

    • 时效方式对FeMnSiCrNi系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及低温松弛的影响

      2006, 35(12):2002-2004.

      摘要 (1491) HTML (124)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时效方式对FeMnSiCrNi系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低温松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后时效比未变形时效析出的碳化物更多、更细小、分布更均匀,有利于提高基体的强度,抑制不可逆的塑性变形的发生,从而显著提高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回复应力。合金经过10%变形后时效比未变形时效的回复量提高38%139%,回复应力提高12%-22%。不同时效方式的低温松弛率都不大,在213K时只有16%左右,尽管形变时效后回复应力的提高会提高低温松弛率,但并不显著,仅为0%~3.0%。

    • 退火温度对FeCuNbSiB纤维的结构及磁特性的影响

      2006, 35(12):2005-2007.

      摘要 (1170) HTML (14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熔融快淬法制备了FeCuNbSiB非晶纤维,分别在300℃,400℃,450℃,500℃进行了1h退火处理。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退火前后的纤维表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纤维在此温度段的晶化行为,估算其晶粒尺寸约为37nm。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纤维的晶化温度在530℃左右。若退火温度升高到约700℃时则有其它相析出,使软磁性能恶化。随退火温度的升高,纤维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减小,纳米晶相体积分数增大,非晶相减少。对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的是纳米晶相。

    • 热处理条件对Au合金/19Ni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006, 35(12):2008-2010.

      摘要 (1503) HTML (14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一种新颖、独特的方法制备了Au合金/19Ni纤维复合材料。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Au合金/19Ni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大于热处理时间对其的影响。

    • 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Al65Fe25Ni10合金粉

      2006, 35(12):2011-2013.

      摘要 (1270) HTML (13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Al65Fe25Ni10元素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球磨5h后的粉末样品退火处理后生成Al5Fe2和Al3Ni2金属间化合物。球磨500h后得到纳米尺寸的Al(Fe,Ni)无序相。

    • Mg-13Li-X薄板的拉伸性能与残余应力

      2006, 35(12):2014-2016.

      摘要 (1035) HTML (138)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一种实验镁锂新合金进行了室温轧制,轧出厚度为1.0mm的薄板,并对其进行了拉伸性能和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随轧制变形量的增加,板材强度增加,塑性降低;经过适当退火处理后,板材延伸率可达到39%,强度保持在180MPa。冷轧板材残余应力值为-3.8MPa,对合金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 2006年总目次

      2006, 35(12):2017-2039.

      摘要 (987) HTML (139)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