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2009年第38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Ti6Al4V合金激光熔透焊接残余应力
    刘 川 张建勋 牛 靖
    2009, 38(8):1317-1320.
    [摘要](1970) [HTML](136) [PDF 549.71 K](2998)
    摘要:
    采用热-弹塑性三维有限元法研究激光熔透焊接Ti6Al4V合金的残余应力,并采用小孔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以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有限元计算时,建立了以焊缝形貌尺寸为参数的统一锥形热源模型来模拟不同热输入时的焊接温度场,并讨论了边界条件和有限元网格大小的确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焊缝轮廓尺寸作为热源参数能准确模拟焊缝横截面轮廓;钛合金激光熔透焊接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梯度陡;在焊件表面和内部残余应力分布趋势不同,采用小孔法测量的残余应力分布和计算的焊接件内部残余应力分布相似。
    2  界面反应对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原梅妮 杨延清 黄 斌 吴耀金
    2009, 38(8):1321-1324.
    [摘要](1577) [HTML](142) [PDF 338.31 K](1914)
    摘要:
    利用考虑界面反应层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界面反应对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有限元预测得出,界面剪切强度随着界面反应增强而增大。并且,建立了界面反应层厚度和界面剪切强度的关系式。
    3  Dy0.5Fe60Pt39.5合金的相转变和磁性能
    成 钢 顾正飞 周怀营
    2009, 38(8):1325-1327.
    [摘要](1730) [HTML](149) [PDF 367.10 K](2299)
    摘要:
    研究了退火时间对Dy0.5Fe60Pt39.5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通过热磁曲线的测量获得了软磁相和硬磁相的居里温度。实验表明:由于退火时间的增长,合金中的短程有序度增加,使无序的面心立方相并不是真正的无序相。合金的矫顽力和剩磁比都是退火时间的函数,最佳的热处理条件是在600 °C退火5 h。根据合金相转变和微结构的变化对磁性能的结果进行了解释。
    4  LaCl3和Ti对氢化铝钠(NaAlH4)和氢化铝锂(LiAlH4)储氢性能的影响
    郑雪萍 刘胜林
    2009, 38(8):1328-1332.
    [摘要](1766) [HTML](161) [PDF 326.20 K](2067)
    摘要:
    通过PCT(pressure-content-temperature)设备研究催化剂Ti和 LaCl3对NaAlH4和LiAlH4储氢性能的影响。NaAlH4和LiAlH4掺杂LaCl3比掺杂Ti的放氢性能有明显提高。在吸氢性能的研究中发现,在第1个吸氢循环中,掺杂3 mol% LaCl3的NaAlH4试样的放氢温度明显降低。此外,LaCl3的摩尔含量对NaAlH4的放氢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LaCl3含量的增加,NaAlH4的放氢量和放氢速率显示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增加后减少。其中
    5  自蔓延高温合成钴基Stellite 6合金和铸造HS111合金微观组织
    徐仰涛 夏天东 黄艳灵
    2009, 38(8):1333-1337.
    [摘要](1753) [HTML](159) [PDF 1.35 M](4770)
    摘要:
    运用SEM、XRD和EPMA等分析方法对自蔓延高温合成钴基Stellite 6合金与连续铸造态钴基合金HS111的微观组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制备的钴基Stellite 6合金与连续铸造态的钴基合金HS111的微观组织结构相似,但连铸HS111中的碳化物种类比较单一且均匀。
    6  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奚正平 王蕊宁 赵永庆 戚运莲
    2009, 38(8):1338-1342.
    [摘要](2105) [HTML](151) [PDF 13.97 M](1744)
    摘要: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900~1150 ℃,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的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根据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该合金的热变形特征,计算了α+β区域的平均变形激活能为799 kJ/mol,β区域平均变形激活能为105 kJ/mol。并根据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加工图,分析了加工图中的高功率耗散区和流变失稳区,确定了不同区域的变形机制。观察了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为900~980 ℃,应变速率范围为0.001~0.
    7  Fe41Co7Cr15Mo14Y2C15B6大块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动力学研究
    陈庆军 魏丹丹 周贤良 晏建武 华小珍 艾云龙
    2009, 38(8):1343-1347.
    [摘要](1815) [HTML](149) [PDF 340.08 K](1942)
    摘要:
    采用差热分析法(DTA)研究了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Fe41Co7Cr15Mo14Y2C15B6块体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动力学。由热分析曲线得到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起始温度Tx和晶化峰值温度Tp1、Tp2,这些特征温度具有明显的动力学效应。运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出不同升温速率下该Fe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激活能Eg、晶化激活能Ex与激活能Ep1、Ep2。采用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解释了此大块非晶合金具有高的热稳定性的热力学机制。
    8  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对DZ4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
    梅显秀 李晓娜 孙文飞 董 闯 马腾才
    2009, 38(8):1348-1352.
    [摘要](1695) [HTML](138) [PDF 8.70 M](1789)
    摘要:
    利用成分为Cn+(30 mol%)和H+(70 mol%),加速电压为250 kV,脉冲宽度为70 ns,束流密度为100 A/cm2的强流脉冲离子束(high intensity pulsed ion beam-HIPIB)辐照DZ4镍基高温合金,辐照次数分别为5、10和15次。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辐照前后合金表层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原始样品比较,辐照不同次数后的样品最表面都产生了一层晶粒度为5~10 nm的多晶层,它是由DZ4合金中各元素的单质相组成的。在距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不存
    9  Sn-3.5Ag-2Bi-0.7Cu无铅焊料压入蠕变性能的研究
    曾 明 陈正周 沈保罗 徐道芬 廖春丽
    2009, 38(8):1353-1357.
    [摘要](1593) [HTML](144) [PDF 519.28 K](1977)
    摘要:
    对Sn-3.5Ag-2Bi-0.7Cu无铅焊料在温度为50~100 ℃,应力为16.7~43.2 MPa条件下的压入蠕变性能进行研究。得到压入蠕变的应力指数n=3.181、蠕变激活能Q=59.189 kJ/mol、材料的结构常数A=0.423。获得Sn-3.5Ag-2Bi-0.7Cu无铅焊料稳态压入蠕变速率本构方程:=0.423σ3.181exp(–59189/RT)。随着温度和应力的增加,Sn-3.5Ag-2Bi-0.7Cu无铅焊料的压入蠕变速率明显增加,蠕变后Ag3Sn、Cu6Sn5相明显变粗变短。A
    10  基于热加工图的钼金属热变形特征研究
    王玉凤 李付国 赵 伟 刘趁意 付静波
    2009, 38(8):1358-1362.
    [摘要](1902) [HTML](160) [PDF 1003.96 K](2060)
    摘要: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钼金属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温度为900~1450 ℃条件下的热变形性能,建立了基于流变应力的钼金属热变形的本构方程。综合考虑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根据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了钼金属的热加工图,并利用加工图确定了热变形时的流变失稳区,分析了不同区域钼金属的高温变形特征。
    11  镁合金AZ31表面液相沉积Ca-P生物陶瓷涂层的研究
    张春艳 曾荣昌 陈 君 杨 惠 田中青
    2009, 38(8):1363-1367.
    [摘要](1702) [HTML](153) [PDF 4.29 M](1834)
    摘要:
    研究了镁合金AZ31经过预钙吸附和阳极氧化预处理后,在Hank's溶液、Ca(NO3)2和NH4H2PO4混合溶液(简称Ca-P溶液)中制备Ca-P基生物陶瓷涂层的可能性。利用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化学成分和相组成。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后的AZ31镁合金在Hank's溶液中均不能沉积得到涂层。而在Ca-P溶液中浸泡48 h后,镁合金表面均沉积了Ca-P涂层。其结晶产物主要为透钙磷石(CaHPO4·2H2O)和少量的Ca(H2PO4)2。预钙吸附处理后镁合金表面形成钙的形核点,在Ca-P溶液中
    12  Ti43Al5Nb0.03Y合金高温热压缩行为及其组织演变
    张 浩 徐文臣 单德彬
    2009, 38(8):1368-1372.
    [摘要](1957) [HTML](150) [PDF 2.40 M](1568)
    摘要:
    在热模拟试验机上对Ti43Al5Nb0.03Y合金进行压缩变形实验,温度范围为1050~1200 ℃,应变速率范围为10-3~10-1 s-1,获得了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对热变形组织进行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在低于1200 ℃的条件下,材料的锻后组织为残余层片和再结晶晶粒的混合组织,而温度达到1200 ℃时,材料锻后得到完全再结晶组织;在实验所涉及的温度及应变速率范围内,Ti43Al5Nb0.03Y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主要为γ相中的滑移和孪生,其流变软化机制主要为γ相动态再结晶以及少量的γ相中的回复;该合
    13  CuxBy表面修饰对Mg50Ni50合金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杨桂玲 李星国 李 楠 韩 飞 杨晓民 谢 镭
    2009, 38(8):1373-1377.
    [摘要](1771) [HTML](154) [PDF 2.30 M](1416)
    摘要:
    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了CuxBy合金和非晶态Mg50Ni50储氢合金。用同样的方法以CuxBy对非晶态Mg50Ni50合金进行表面修饰。探索了不同组成的CuxBy合金、同一组成不同比例(质量比,下同)的修饰对Mg50Ni50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成的CuxBy合金对Mg50Ni50合金的表面修饰,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Mg50Ni50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同一组成不同比例的修饰,对Mg50Ni50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改性效果差异较大。当Mg50Ni50:Cu0..9B0.1=5:1时,初始放电
    14  Gd1-xVx系列合金的磁热效应研究
    冯 再 吴 卫 赵 辉 尹光福
    2009, 38(8):1378-1381.
    [摘要](1740) [HTML](154) [PDF 412.98 K](2079)
    摘要: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方法制备Gd1-xVx (x=0.01,0.03,0.05,0.07,0.09)系列合金。研究发现:Gd1-xVx合金完全保持了纯Gd的六方型晶体结构,其在居里温度附近的磁特性符合二级相变规律;合金居里温度比纯Gd低1~2 K,并且随x的增加变化很小;在低磁场下Gd1-xVx合金具有较大的磁熵变、绝热温变以及较宽的ΔSM-T 曲线峰,并且所有样品的相对制冷能力都明显优于纯Gd。
    15  稀土Ce对CuCo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士丽敏 储 伟 徐慧远 邓思玉
    2009, 38(8):1382-1385.
    [摘要](1965) [HTML](147) [PDF 309.65 K](2014)
    摘要:
    采用超声辐射条件下的反相共沉淀法制备CO加氢合成低碳醇用CuCo催化剂,研究稀土助剂Ce对CuCo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射线衍射、N2吸附等温线和程序升温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的加入使催化剂材料晶粒细化,显著改善样品的还原性能,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合成醇活性位的形成,因而明显改善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16  低弹性模量钛合金用于钛烤瓷的力学分析
    赵彦涛 张玉梅 于振涛 孔 亮 赵铱民
    2009, 38(8):1386-1389.
    [摘要](1707) [HTML](152) [PDF 297.58 K](1934)
    摘要:
    钛与烤瓷结合强度的不足制约了临床上钛瓷修复体的应用,本研究尝试引入低弹性模量钛合金烤瓷的概念,并用力学计算方法对金瓷界面承受剪切、中部弯曲载荷等破坏条件予以模拟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低弹性模量钛合金在承受剪切作用力时界面应力水平低于纯钛6%以上,在承受中部弯曲载荷条件下低弹性模量钛合金需要增加金属基底厚度(>2 mm)才能获得较好的刚度和应力分布,在临床条件下可以满足这一厚度要求。
    17  退火处理对TA15合金晶界取向差演化特性的影响
    刘 勇 朱景川 王 洋
    2009, 38(8):1390-1393.
    [摘要](1926) [HTML](137) [PDF 7.87 M](1584)
    摘要:
    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研究TA15合金不同温度退火后晶界取向差变化情况。结果表明,800 ℃退火处理有少量小角晶界转化为大角晶界;退火温度提高到950 ℃,大角晶界分数大幅度增加;小角晶界转化为大角晶界的平均激活能为151.4 kJ/mol,等于α钛的自扩散激活能,说明了小角晶界向大角晶界转变是由钛原子的自扩散控制;TEM观察结果表明,800 ℃退火处理后亚晶界变为具有六方网络的位错网络,950 ℃退火处理则得到大量的等轴晶。
    18  Al2O3的W金属化及其与Nb的Pd钎焊研究
    刘桂武 王志刚 乔冠军 王红洁 王继平
    2009, 38(8):1394-1397.
    [摘要](1927) [HTML](131) [PDF 1.41 M](1912)
    摘要:
    在考察Al2O3(95%Al2O3瓷和Al2O3单晶)的W-Y2O3金属化工艺的基础上,制备Al2O3单晶/Pd/Nb的高温钎焊接头,分析Al2O3的W-Y2O3金属化和Al2O3 /Nb的Pd钎焊机制。结果表明:在Al2O3基体和金属化层界面附近存在Y元素的偏聚行为,同时伴随着Al含量的下降。这是由于金属化过程中陶瓷/金属化层界面新生固相产物扩散的结果,且其扩散主要为朝金属化层方向。高温钎焊过程中,金属化层中的W元素和金属Nb扩散进入几乎整个Pd焊料层,这使得在Nb/Pd界面附近及焊料层内形成脆性固溶体
    19  TiN颗粒增强AgCuTi合金钎焊CBN磨粒的界面微结构
    陈珍珍 徐九华 丁文锋 杨长勇 傅玉灿
    2009, 38(8):1398-1401.
    [摘要](1387) [HTML](125) [PDF 4.38 M](1734)
    摘要:
    向Ag-Cu-Ti合金中加入TiN颗粒组成复合钎料。在加热温度920 ℃和保温时间5 min的工艺下进行立方氮化硼(CBN)磨粒与45#钢基体的连接实验。运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TiN颗粒、Ag-Cu-Ti合金、CBN磨粒和钢基体之间的结合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加入的TiN颗粒在结合剂层中分布均匀、致密,且显著细化了结合剂层(复合钎料层)显微组织,提高了结合剂层的显微硬度;加入TiN颗粒后仍可确保结合剂层与钢基体之间的良好结合;复合钎料对CBN磨粒有好的润湿性,TiN
    20  K424合金镀金膜后红外发射率变化
    黄智斌 朱冬梅 唐秀凤 周万城 罗 发
    2009, 38(8):1402-1405.
    [摘要](2532) [HTML](134) [PDF 1.84 M](2225)
    摘要:
    研究了表面镀金膜的K424合金在热处理前后红外发射率的变化和变化机制。XRD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处理后基体金属元素扩散到金膜中,并主要形成了Cr在Au中的固溶体—Au0.7Cr0.3。EDXS分析表明,粗糙表面镀金膜的试样在热处理后,表面主要形成了基体金属元素的氧化物;而抛光表面镀金膜的试样,其表面仍为金膜。通过SR5000光谱辐射计量仪测量合金的红外发射率,结果表明,合金的表面状态和热处理对红外发射率均有较大影响。
    21  微/纳米结构和接枝多肽的钛表面生物活性
    高 玲 冯 波 汪建新 鲁 雄 翁 杰
    2009, 38(8):1406-1409.
    [摘要](1839) [HTML](152) [PDF 3.76 M](1724)
    摘要:
    评价了经化学和仿生改性后的4种钛试样的矿化性能。4种表面改性层分别为:锐钛矿纳米管(N),微/纳米结构(MN),纳米管表面接枝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NR),微/纳米结构表面接枝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MNR)。结果显示,表面矿化沉积物是羟基磷灰石,同样条件下,试样的诱导矿化能力依次是MNR﹥MN﹥NR﹥N。在生物材料表面构建微/纳米结构并接枝多肽是一种有效的表面改性方法。
    22  FeNiAlGaPBSiC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
    傅明喜 许巨晶 王芳芳 李冬升 熊震东
    2009, 38(8):1410-1413.
    [摘要](2002) [HTML](145) [PDF 447.59 K](2209)
    摘要:
    采用单辊急冷法制备了Fe68Ni1Al5Ga2P9.65B4.6Si3C6.75非晶薄带。用XRD、DSC研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合金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均具有动力学效应,其晶化类型为初晶型和随后的共晶型反应。用Kissinger法计算得到的Eg、Ex、Ep1、Ep2分别为703、373、446、723 kJ/mol,Eg远大于Ex,表明该合金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23  冷旋压-热处理对亚共析铀铌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张新建 汪小琳 罗 超 周南强
    2009, 38(8):1414-1417.
    [摘要](1659) [HTML](137) [PDF 2.59 M](2025)
    摘要:
    在室温条件下用正旋压工艺对一种管状亚共析U-Nb合金施加减薄率为15%的变形。然后分别在700、655和600 ℃进行真空退火处理。采用光学金相(OM)、扫描电镜(SEM)和XRD研究了冷旋压及不同温度退火引起的显微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冷旋压变形通过机械破碎使原始组织得到细化。700 ℃退火后得到棒状珠光体组织,655 ℃退火得到层片状珠光体组织,600 ℃退火得到粒状珠光体组织。
    24  连续胞状结构强化Ta-W-Hf合金的压缩变形
    张小明 胡忠武 田 锋 殷 涛
    2009, 38(8):1418-1421.
    [摘要](1957) [HTML](150) [PDF 4.33 M](1738)
    摘要: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具有连续胞状强化结构的致密Ta-W-Hf合金材料,通过压缩试验研究了这种高强度材料的塑性变形特征,以了解其进一步变形加工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连续胞状结构强化Ta-W-Hf材料与传统熔炼加工材的压缩变形特征没有大的区别,各试样均可承受50%以上的冷压缩变形,而无宏观裂纹产生。试样的硬度随着压缩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高温退火试样的硬度增量远大于热等静压试样,故其具有更大的形变强化容量。
    25  Mg97Zn1Y2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陈春梅 安 健 李荣广 王柏树
    2009, 38(8):1422-1425.
    [摘要](1629) [HTML](138) [PDF 10.06 M](2993)
    摘要:
    研究了铸态Mg97Zn1Y2合金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和干摩擦条件下摩擦磨损行为,并与AZ91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室温下AZ91合金的屈服强度要高于Mg97Zn1Y2合金,但高温下Mg97Zn1Y2合金较AZ91合金表现出更好的热强性,当温度超过150 ℃时,AZ91合金的屈服强度急剧下降,Mg97Zn1Y2合金则下降较少。Mg97Zn1Y2合金由轻微磨损向严重磨损的转变点明显滞后于AZ91合金,相同载荷范围内Mg97Zn1Y2合金磨损表面的温升要低于AZ91合金,其原因是Mg97Zn1Y2合金中的金
    26  Co影响Ni-Mn-Ga合金马氏体相变的第一性原理分析
    高智勇 谭昌龙 李 民 蔡 伟
    2009, 38(8):1426-1428.
    [摘要](1975) [HTML](159) [PDF 308.33 K](1818)
    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法,研究了掺杂Co元素对Ni-Mn-Ga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能态密度分布的影响规律,阐明了Co对马氏体相变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随Co含量增加,更多的Co3d-Mn3d杂化取代了Ni3d-Mn3d杂化,使母相稳定性提高,马氏体相变温度降低。Co的加入对Ni-Mn-Ga-Co母相的自旋向上能态密度几乎没有影响,但明显改变自旋向下能态密度。
    27  Zr41Ti14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结构自由体积周围化学环境的研究
    张克勤
    2009, 38(8):1429-1431.
    [摘要](1472) [HTML](148) [PDF 304.10 K](1810)
    摘要:
    采用X射线衍射(XRD)、正电子湮没技术(PAT)-多普勒展宽谱,研究Zr41Ti14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及其过冷液相区结构自由体积周围的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原始制备的Zr41Ti14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其结构自由体积周围主要富集Zr原子,在过冷液相区(T=400 ℃)等温退火后,在该合金结构自由体积周围探测到Zr、Ti和Be原子。
    28  高度稳定化β型Ti40阻燃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赵永庆 舒 滢 曾卫东 吴玮璐 吴 欢 周义刚 杨海瑛 李 倩
    2009, 38(8):1432-1436.
    [摘要](1864) [HTML](141) [PDF 4.18 M](1789)
    摘要:
    采用热压缩试验方法,对高度稳定化的β型Ti40阻燃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40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形核机制为亚晶形核、晶界弓出形核和位错塞积形核等多种机制;Ti40合金高温塑性变形后,空冷及850 ℃退火的再结晶晶粒呈现混晶现象;1000 ℃退火,再结晶晶粒充分长大,是完全再结晶的结构特征。
    29  医用316L不锈钢支架表面沉积(Fe/Pd)n薄膜的研究
    胡 涛 李争显 麻西群 周 廉 介万奇 王海昌
    2009, 38(8):1437-1440.
    [摘要](2079) [HTML](135) [PDF 1.19 M](1885)
    摘要:
    采用真空电弧离子镀技术,在医用316L不锈钢支架上沉积近等原子比的(Fe/Pd)n多层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能谱研究(Fe/Pd)n多层膜的晶体结构、形貌和成分,分析相的转变。用CTCC-1数字磁通磁场测量仪测量样品的磁性。结果表明:医用316L不锈钢支架表面磁性膜的最佳结构为“Pd/Fe/Pd”,经扩散热处理后,(Fe/Pd)n薄膜从fcc结构转变为fct结构,薄膜均匀、致密、结合强度良好,有效磁场强度可达5×10-4 T以上,有效磁性可维持6个月。
    30  TiAl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与坩埚材料的界面反应研究
    罗文忠 沈 军 闵志先 傅恒志
    2009, 38(8):1441-1445.
    [摘要](1823) [HTML](147) [PDF 1.91 M](1939)
    摘要:
    对定向凝固过程中Ti-47Al合金与氧化铝、氧化锆和石墨坩埚之间的界面反应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凝固组织观察发现,TiAl合金与氧化铝坩埚之间的界面反应较为严重,在凝固组织中形成了大量氧化铝夹杂;TiAl合金与氧化锆坩埚的界面反应仅发生在试样表面,但该坩埚在高温下不稳定,并在试棒表面形成一层无法剥离的粘结层;石墨坩埚中的C元素改变了原有TiAl合金的凝固路径,生成了棒状的γ-TiAl相。
    31  柠檬酸螯合法制备BaHfO3:Ce3+纳米材料及其发光特性
    王华栋 马伟民 闻 雷 尹 凯 沈世妃
    2009, 38(8):1446-1449.
    [摘要](1900) [HTML](141) [PDF 1.08 M](1887)
    摘要:
    通过柠檬酸螯合法合成BaHfO3:Ce3+纳米粉体。采用TG-DTA、XRD、SEM等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度仪分析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在CA:EG=1:3的条件下得到干凝胶前驱体,经1050 ℃煅烧2 h,合成出结晶度高、近似球形、粒径尺寸约为40 nm的BaHfO3:Ce3+纳米粉体。Ce3+掺杂浓度为0.9 mol%的BaHfO3:Ce3+样品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相对强度最大。激发光谱有两个较宽的谱带,发光峰值分别在393和445 nm波长处最大。样品在393和445 nm的
    32  TC17粉末钛合金HIP/IF复合工艺制备及组织性能演变
    赵张龙 郭鸿镇 姚泽坤 刘海彦 汤慧萍
    2009, 38(8):1450-1453.
    [摘要](1673) [HTML](146) [PDF 5.11 M](1627)
    摘要:
    采用粉末热等静压(HIP)+等温锻造(IF)的复合工艺制备TC17粉末钛合金,并分析研究工艺过程中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粒度<104 μm的雾化TC17合金粉末经热等静压后,合金成分均匀,显微组织为细针状的魏氏组织,室温抗拉强度为1210 MPa、延伸率仅为4%;经高低温慢速等温锻造后,合金密度得到进一步提高(99.9%),显微组织中的原始β晶粒得到完全破碎,获得了细小的等轴晶粒;固溶时效热处理后,大量等轴α相均匀地弥散分布于β转变基体上,α相尺寸很小,约1~2 μm。最终粉末合金室温抗拉强度为
    33  [R1R3IM]+[BF4]-离子液体中链状纳米金的制备
    李中春 顾爱军 周全法
    2009, 38(8):1454-1457.
    [摘要](1919) [HTML](143) [PDF 1.84 M](2020)
    摘要:
    以N-甲基咪唑和溴代正丁烷为起始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并对所合成的离子液体做了红外光谱表征。在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纳米金。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TEM)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金以链状为主。离子液体在纳米金制备过程中不仅起到了溶剂作用,还起到了修饰剂的作用。
    34  一种新型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涂层导体用RE2O3(RE=Y, Sm, Eu, Dy, Yb)缓冲层
    雷 鸣 李 果 孙瑞萍 蒲明华 王文涛 武 伟 张 欣 张 红 张 勇 程翠华 赵 勇
    2009, 38(8):1458-1461.
    [摘要](1698) [HTML](137) [PDF 1.47 M](1848)
    摘要:
    用一种新的化学溶液沉积方法在双轴织构NiW (200)合金基底上制备了涂层导体用稀土氧化物RE2O3(RE=Y, Sm, Eu, Dy, Yb)缓冲层。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制得的RE2O3缓冲层的相结构、织构、表面形貌和平整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RE2O3缓冲层具有较好的双轴织构,表面平整无裂纹。
    35  SnAgCu系无铅钎料合金力学性能及钎焊性能研究
    许天旱 金志浩 王党会
    2009, 38(8):1462-1466.
    [摘要](1678) [HTML](148) [PDF 1.37 M](1956)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X)及Instron电液伺服疲劳拉伸试验机,对SnAgCu系无铅钎料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钎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稀土元素Ce的添加显著地延长了Sn3Ag2.8Cu钎焊接头在室温下的蠕变断裂寿命,Sn3Ag2.8Cu-0.1Ce钎焊接头的蠕变断裂寿命超过Sn3Ag2.8Cu钎料的9倍;同时,使Sn3Ag2.8Cu合金的延伸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伸长率达到15.7%;Sn3Ag2.8Cu-0.1Ce与铜基板的扩散层厚度比Sn37Pb厚,但是比S
    36  电磁场施加方式对半连续铸造镁合金锭坯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张志强 乐启炽 崔建忠
    2009, 38(8):1467-1471.
    [摘要](1901) [HTML](138) [PDF 7.86 M](1821)
    摘要:
    采用不同电磁场施加方式和半连续铸造制备Φ200 mm AZ31镁合金锭坯。研究电磁场施加方式对AZ31锭坯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直接水冷半连铸锭坯相比,单感应线圈通电(LFEC)或两组感应线圈同时通电(LFEVC)来铸造锭坯时,组织细化,第二相(β-Mg17Al12)变得细小弥散,锭坯横截面边部与中心部位晶粒大小差别明显降低,LFEVC铸造的锭坯比LFEC铸造的更为明显;两种电磁场施加方式均有利于主合金元素在锭坯中均匀分布,宏观偏析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抑制;两种电磁场施加方式均有利于锭坯的
    37  锻造高铌双态TiAl合金的冷轧工艺及组织力学性能研究
    王 兴 林均品 张来启 王艳丽 林 志 陈国良
    2009, 38(8):1472-1475.
    [摘要](2344) [HTML](156) [PDF 3.41 M](1920)
    摘要:
    采用道次小压下量的工艺对高铌双态TiAl 锻造合金进行精确控制的冷轧实验。结果表明:冷轧后整个试样变形均匀,总变形量在没有中间退火的情况下最大可超过20%。合金变形后的组织仍然为双态组织,γ组织沿轧制方向拉伸变长,片层组织也由原来的无序分布变为与轧向呈一定角度分布。退火实验表明,不同的变形量、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冷轧高铌钛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均有明显的影响,因而不同的压下量,其中间退火工艺是不同的。
    38  CuIn0.7Ga0.3Se2粉末的自蔓延高温合成
    周其刚 王为民 龙 飞 傅正义 王 皓 王玉成 张金咏
    2009, 38(8):1476-1479.
    [摘要](2098) [HTML](141) [PDF 1.13 M](2172)
    摘要:
    以Cu,In,Ga,Se单质为原料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CuIn0.7Ga0.3Se2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能量散射X射线分析、激光拉曼光谱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物投料比例,合成气氛压力等因素对合成产物化学计量配比有显著的影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可以获得精确化学计量配比、单相黄铜矿结构的CuIn0.7Ga0.3Se2。
    39  加压幅度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吕维玲 马 颖 陈体军 徐卫军 杨 健 郝 远
    2009, 38(8):1480-1483.
    [摘要](1874) [HTML](140) [PDF 11.73 M](1545)
    摘要:
    研究了硅酸盐体系中加压幅度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结构及耐磨、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压幅度的增大,微弧氧化膜层的厚度、孔隙度和结合力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都在加压幅度为20 V时出现了最大值;粗糙度随着加压幅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加压幅度不小于25 V时微弧氧化膜层耐蚀能力强。
    40  γ-TiA1/TC4复合板材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孔凡涛 陈玉勇
    2009, 38(8):1484-1486.
    [摘要](1689) [HTML](143) [PDF 1.48 M](1817)
    摘要:
    提出了制备γ-TiAl/Ti合金复合板材的技术思想。采用包套轧制技术在1150 ℃轧制出厚度为3 mm的Ti-43Al- 9V-0.3Y/Ti-6Al-4V复合板材,其中Ti-43Al-9V-0.3Y合金层的厚度约为2.3 mm,Ti-6Al-4V合金层的厚度约为0.7 mm。复合板材的总变形量为80%。包套轧制后板材外形完整、无应力开裂。分析表明,复合板材的界面相主要由α2-Ti3Al构成。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Ti-6Al-4V合金层厚度的增加,复合板材室温下的抗拉强度、延伸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41  分散支撑液膜体系中Pt(Ⅳ)的传输研究
    吴小宁 姚秉华 付兴隆
    2009, 38(8):1487-1489.
    [摘要](1729) [HTML](141) [PDF 295.18 K](1966)
    摘要:
    以聚偏氟乙烯膜(PVDF)为支撑体,煤油为膜溶剂,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为流动载体,研究分散支撑液膜体系中金属Pt(Ⅳ)的传输行为;考察分散相中膜溶液与解析液体积比、分散相中HCl浓度以及料液相酸度对Pt(Ⅳ)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散相中膜溶液与解析液体积比为140:60;用HCl作为解析剂,解析液HCl浓度为7.0 mol/L;料液相盐酸浓度为0.5 mol/L时,该分散支撑液膜体系对金属Pt(Ⅳ)具有良好的传输作用。在最佳传输条件下,Pt(Ⅳ)起始浓度为1.0×10-
    42  热处理工艺对Ti-1300合金的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汶建宏 葛 鹏 杨冠军 毛小南 周 伟
    2009, 38(8):1490-1494.
    [摘要](1875) [HTML](148) [PDF 19.79 M](1724)
    摘要:
    研究了Ti-1300合金经不同温度固溶+缓慢升温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变点之上和之下固溶+随炉升温时效处理后合金发生了不同的相变,对应的拉伸性能也有很大的不同。Ti-1300合金在相变点之上固溶处理后缓慢升温到500 ℃时效处理发生β→ω转变,试样强度很高,而塑性很差。Ti-1300合金在相变点之下固溶处理+随炉升温时效处理发生β→α转变,试样经随炉升温到570 ℃时效处理后的抗拉强度为1430 MPa,而延伸率也达到8%。
    43  半固态加工制浆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小立 李廷举 谢水生 王同敏 曹志强 金俊泽
    2009, 38(8):1495-1500.
    [摘要](1965) [HTML](172) [PDF 565.50 K](2092)
    摘要:
    概述了半固态金属加工制浆工艺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半固态加工技术及其相应的制浆技术,总结了强制对流条件下非枝晶组织的形成机制。流程简洁、成本低廉的流变成形工艺路线成为当前的发展方向,形成具有高密度晶核的半固态浆料是获取高质量半固态加工部件的必要条件。
    44  含Al–H键络合物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华 峰 朱云峰 李李泉
    2009, 38(8):1501-1504.
    [摘要](2120) [HTML](151) [PDF 265.10 K](2176)
    摘要:
    随着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替代能源。氢能作为可持续、清洁的能源而被广泛研究,其中氢的储运问题成为氢能应用的关键。含Al–H键络合物储氢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储氢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储氢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碱金属、碱土金属以及其它一些金属-铝氢化物等含Al–H键络合物储氢材料的成分、制备、晶体结构以及储氢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