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4).
摘要:本文测试了Zr-4合金棒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且进行了由於缩颈造成的三轴应力效应的修正。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了数学处理,给出了Zr-4合金的全面拉伸性能。
1994(6).
摘要:针对管材涡流探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研制出可匹配低激励电压ET-204型涡流仪的三点式探头,并采用阻抗平面显示技术选择最佳信噪比相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远距离检测、高灵敏度、抗干扰的特点。
1996(4).
摘要:研究了几种激光表面处理工艺对不同状态的Zr-4合金板材泡疖腐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表面处理可以显著提高Zr-4合金抗疖状腐蚀性能;激光表面处理前Zr-4合金板材的状态(消除应力退火态、再结晶退火态、冷加工态)对激光表面处理后板材的疖状腐蚀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1995(6):53-57.
摘要:研究了加工热处理工艺对Zr-4合金管材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工序中加入β淬火处理,可以改善合金的性能。挤压前坯料β淬火后直接轧至成品的管材,再结晶退火后在375℃下的屈服强度为204 ̄218MPa,较经过多次轧制到成品的管材,其屈服强度提高了42% ̄47%。加工过程中降低中间退火温度,减少加工道次的管材,在相同条件下的屈服强度为180 ̄188MPa。对合金管材进行了400℃和500℃
2016, 45(1):97-101.
摘要: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Zr-4合金吸氢后析出氢化物的类型、形貌及其位相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吸氢量的增加,Zr-4合金中依次析出了δ-ZrH1.6及ε-ZrH1.8氢化物。δ氢化物主要以板条状从α-Zr 基体上析出,二者的取向关系为:(0001)α//(001)δ,[2 0]α //[110]δ。 ε氢化物以针状形貌从δ氢化物中析出,析出的ε氢化物的密排面( 1 )与δ氢化物的密排面( 1 )平行,二者的取向关系为:( 1 )δ //( 1 )ε,[ 12] δ//[011]ε。高分辨观察进一步表明,δ-ZrH1.6及ε-ZrH1.8氢化物的晶格点阵均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变形,说明相变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
1998(5):306-308.
摘要:研究并测定了两种退火方式的Zr-4合金板室温和高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消应力退火的板材与再结晶退火的相比,其室温抗拉攻屈服强度分别提高16.705和18.74%,400℃温度下分别提高42.41%和64.04%。在400℃温度一消应力退火板材第二阶段蠕变速率与再结晶退火的相比降低一个数量级;其疲劳强度极限提高43%。
2009, 38(3):506-509.
摘要:利用透射电镜对Zr-4合金表面进行高能喷丸处理所致纳米结构的微观组织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喷丸处理变形后,Zr-4 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平均晶粒尺寸为几纳米至十几纳米的致密纳米层,随着离表面距离的增加,晶粒尺寸也不断增加。通过对Zr-4 合金的变形行为以及微观结构组织演变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纳米晶的形成机制
2010, 39(3):511-514.
摘要:选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SMAT)处理密排六方结构Zr-4合金的表面,实现Zr-4表面纳米化,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比分析不同时间SMAT处理Zr-4合金表面平均晶粒尺寸。SMAT处理15 min时Zr-4合金表面平均晶粒尺寸最小,约为20 nm。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其纳米化表层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表面纳米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