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引用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金属多孔材料发展现状
    汤慧萍 张正德
    1997(1):1-6.
    [摘要](1789) [HTML](142) [PDF 0.00 Byte](12) [Cited by](55)
    摘要:
    介绍了多孔介绍材料的种类、制造工艺、性能与表征方法、应用现状,并指出我国的多孔金属材料的开发应产业化、规模化,产品的精度等级要系列化。
    2  耐热镁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闫蕴琪 张廷杰 邓炬 周廉
    2004, 33(6):561-565.
    [摘要](1537) [HTML](165) [PDF 0.00 Byte](9) [Cited by](45)
    摘要:
    介绍了耐热镁合金的研究现状。Cu,Ca,Sc,Sr和稀土元素合金化可以改善镁合金的耐热性能。合金化、挤压和半固态加工等热塑性变形技术能促使镁晶胞中的棱柱面(1010^-)和棱锥面(1011^-)参与滑移,提高该类镁合金的力学性能。超塑成型技术是制备高性能耐热镁合金部件的有效途径
    3  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罗国珍
    1997(2):1-7.
    [摘要](1928) [HTML](153) [PDF 0.00 Byte](12) [Cited by](40)
    摘要:
    系统介绍了钛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和发展,涉及非连续颗粒增强和连续纤维增强两大类钛基复合材料近1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钛基材和增强剂的选择,增强剂与基体界面反应的研究,扩散障碍涂层技术和钛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研究和发展,讨论了钛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4  水热晶化法制备CeO2纳米晶
    董相廷 闫景辉 等
    2002(4):312-314.
    [摘要](1426) [HTML](144) [PDF 0.00 Byte](1) [Cited by](34)
    摘要:
    用水热晶化法制备了Ceo2纳米晶。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CeO2纳米晶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O^5H-FM3M。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CeO2纳米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小于100nm。实验发现,水热处理温度升高,CeO2粒子中含水量减少。CeO2纳米晶的相对密度随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
    5  金属纤维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奚正平 周廉
    1998(6):317-321.
    [摘要](1788) [HTML](139) [PDF 0.00 Byte](0) [Cited by](30)
    摘要:
    介绍了金属纤维的发展现状,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表明金属纤维已从单一产品发展到众多新型材料,这些产品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展示了我国在金属纤维及其制品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我国在金属纤维及制品研究和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实现金属纤维及制品的产业化有着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现实意义。
    6  中国高温用钨铜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陈伟 邝用庚 周武平
    2004, 33(1):11-14.
    [摘要](1599) [HTML](147) [PDF 0.00 Byte](19) [Cited by](30)
    摘要:
    综述了中国高温用钨铜复合材料在制备技术、高温强度、抗烧蚀性、抗热震性、尺寸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目前,中国高温用钨铜复合材料主要采用烧结.熔渗法进行制备,从材料的性能研究来看,钨铜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度主要取决于钨骨架的强度;铜含量高,渗铜均匀的材料,抗热震性相对较好;断裂韧性可以作为表征材料抗热震性能的指标之一;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参数,能有效的控制部件由于高温下2次烧结所产生的尺寸变化;对于材料合金化的研究表明,合金化一方面降低了材料的密度,另一方面还明显的提高了材料的高温强度等性能。
    7  制备弥散强化铜的新工艺
    贾燕民 丁秉钧
    2000(2):141-143.
    [摘要](1368) [HTML](133) [PDF 0.00 Byte](0) [Cited by](29)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热压烧结相结合的新工艺制备超细A12O3p弥散强化铜材料,并对其烧结态和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用这种工艺制和轩的弥散强化铜材料具有高致密度、高强度、高电导率及高温热稳定性等优点;A12O3p颗粒平均尺寸约0.1um,颗粒间距0.3um;900℃退火后性能改变很小。
    8  纳米AgSnO2触头材料的制备与组织分析
    刘海英 王亚平 等
    2002(2):122-124.
    [摘要](1443) [HTML](131) [PDF 0.00 Byte](1) [Cited by](29)
    摘要:
    利用高能球磨技术制备纳米AgSnO2粉末,热压烧结后,制得纳米AgSnO2块体,与传统内氧化法制得的AgSnO2InO3比较表明,高能球磨法能够克服内氧化法氧化物的聚集及晶界处析出的缺陷,得到SnO2均匀分布于Ag基体上的组织结构。
    9  阻燃钛合金
    赵永庆 赵香苗
    1996(5):1-6.
    [摘要](1376) [HTML](154) [PDF 0.00 Byte](1) [Cited by](26)
    摘要:
    介绍了现有几种阻燃钛合金的发展,物理机械性能,应用,阻燃性能检测方法及尚需解决的问题等。
    10  金属纤维综述
    刘古田
    1994(1):7-15.
    [摘要](1102) [HTML](132) [PDF 0.00 Byte](0) [Cited by](26)
    摘要:
    综述了金属纤维制作方法的最新进展,包括集束拉拔法、振动切削法和熔抽法。还介绍了金属纤维在各领域的使用及研究现状。
    11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合成及其表征
    梁建 马淑芳 韩培德 孙彩云 许并社
    2005, 34(2):287-290.
    [摘要](1499) [HTML](145) [PDF 0.00 Byte](0) [Cited by](26)
    摘要: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TiO2粉体和NaOH为原料,成功地制备出了TiO2纳米管。用XRD,SEM,HRTEM,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仪和光谱辐射分析仪等手段对纳米管进行微观形貌、光学性能的表征,并探讨了其生长机理。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型TiO2纳米管,管壁为多层,管的外径分布在10nm~50nm,长度可达几微米甚至十几微米,呈开口状;TiO2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符合3-2-1D的生长模型,其紫外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相对于原料粉均呈现出蓝移现象,光致发光光谱显示TiO2纳米管在可见光区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强。
    12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物纳米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
    崔启征 董相廷 于伟利 王进贤 王慧茹 杨晓峰 于晓辉
    2006, 35(7):1167-1171.
    [摘要](1597) [HTML](14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5)
    摘要:
    静电纺丝技术近年来在制备纳米纤维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已经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不同的纳米纤维.本文对静电纺丝法做了较全面的总结,对机理和改进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影响因素做了细致的分析,还对无机纳米纤维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展望.
    13  CeO2纳米水溶胶的制备
    董相廷 洪广言 等
    2002(3):229-231.
    [摘要](1295) [HTML](143) [PDF 0.00 Byte](12) [Cited by](24)
    摘要:
    采用胶溶法合成了纳米CeO2水溶胶,探讨了合成CeO2水溶胶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了pH值、反应物浓度、水浴温度对胶溶过程的影响。TEM3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水溶胶中的CeO2纳米粒子呈球形,约3nm,粒径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ED分析表明,CeO2纳米粒子为多晶结构,并有少量单晶结构。
    14  氮化铝陶瓷研究和发展
    秦明礼 曲选辉 等
    2002(1):8-12.
    [摘要](1458) [HTML](140) [PDF 0.00 Byte](9) [Cited by](23)
    摘要:
    从氮化铝陶瓷的制备工艺,即粉末的合成、成形、烧结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氮化铝陶瓷的研究状况,指出低成本的粉末制备工艺和氮化铝陶瓷的复合形状成形技术是目前很有价值的氮化铝陶瓷的研究方向。
    15  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特点及成膜分析
    黄平 徐可为 憨勇
    2003(4):272-275.
    [摘要](1259) [HTML](143) [PDF 0.00 Byte](1) [Cited by](23)
    摘要:
    用微弧氧化方法在钛合金上形成二氧化钛薄膜,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透射电镜分析了膜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用纳米压入仪和划擦仪测量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及划擦抗力。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微弧氧化膜,含有纳米晶结构。薄膜由晶体和少量非晶体组成,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0.78GPa和35.6GPa,划擦过程中未出现膜从基体表面的剥落,但高载荷下膜本身有破坏和脱落。
    16  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郭成 朱维斗
    1995(3):18-25.
    [摘要](1291) [HTML](161) [PDF 0.00 Byte](12) [Cited by](22)
    摘要:
    给出了梯度功能材料的定义,介绍了国内外在材料设计、制备和性能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论述了梯度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机械,光学,电磁,化学,核能工程,信息传递民用及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研究展望。
    17  中国钛的研究和发展
    罗国珍 周廉
    1997(5):1-6.
    [摘要](1378) [HTML](149) [PDF 0.00 Byte](0) [Cited by](22)
    摘要:
    介绍了中国钛工业发展的历史,钛的资源和钛的应用情况以及钛合金发展所取得的进展,中国钛工业经历了40余年的研究和发展,目前产能已达到年产3650t海绵钛和2800t钛加工材的生产能力,并建立了一个从海绵钛生产到钛锭熔炼,铸造,加工及钛设备制造的完整的钛工业体系,钛材已被广泛用於化学,宇航,航空等各个工业部门。中国已成长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钛工业国,同时还总结了中国钛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展望了中国钛工
    18  Ce对镁及镁合金中晶粒的细化机理
    余琨 黎文献 张世军
    2005, 34(7):1013-1016.
    [摘要](1748) [HTML](164) [PDF 0.00 Byte](19) [Cited by](22)
    摘要:
    研究了Ce对镁及镁合金晶粒细化效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镁结晶时易形成粗大的柱状晶和扇形晶,加入微量稀土元素Ce后,晶粒被明显细化,柱状晶全部转化成等轴晶。在AZ31合金中添加微量稀十元素Ce,晶粒由未细化前的约300μm下降到约30μm。稀土Ce在镁及AZ31合金中的固溶度很小,在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Ce容易富集引起成分过冷形成新形核带导致晶粒细化。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造成固液界面前沿成分过冷度增大是稀土元素细化镁及镁合金的主要机理。
    19  磁致伸缩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研究(Ⅰ)
    胡明哲 李强
    2000(6):366-369.
    [摘要](1467) [HTML](149) [PDF 0.00 Byte](10) [Cited by](21)
    摘要:
    回顾总结了磁致伸缩材料的及其在器件方面的应用,对以该材料为核心的各种器件性能作了阐述并与Pb(Zr,Ti)O2(PZT)压电材料进行比较。报道了武汉理工大学开展的超精密微位移致动器和磁场光纤传感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该材料今后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20  基于金属粉末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新进展
    张永忠 石力开
    2000(6):361-365.
    [摘要](1335) [HTML](137) [PDF 0.00 Byte](0) [Cited by](21)
    摘要:
    金属粉末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是集计算机辅助设计、激光熔覆、快速成型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加工成形方法的重要补充。本文系统介绍了金属粉末激光快速成型的原理、系统组成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