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5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医用多孔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2018, 35(3):1-5.

      摘要 (743) HTML (0) PDF 893.76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孔β钛合金具有低的弹性模量、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耐蚀性,在医疗领域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分析了合金元素、热处理工艺及多孔结构对多孔β钛合金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多孔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末冶金法、凝胶注模成形法、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评述了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目前多孔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仍存在局限性,还需深入研究工艺参数与孔结构的关系,不断探索与创新多孔β钛合金的制备技术。

    • 沸腾氯化生产TiCl_4工艺分析及氯化废料的综合利用

      2018, 35(3):6-10.

      摘要 (622) HTML (0) PDF 804.00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钛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金属钛及其副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Ti Cl4作为钛产品的上游原料,产量也越来越大,生产过程中伴生的氯化废料数量也随之增大。为此,结合沸腾氯化生产Ti Cl4工艺,对影响沸腾氯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各种氯化废料的综合处理方案,以期简化氯化废料处置工艺,避免污染物经二次或多次循环后重新进入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可持续发展。

    • 多向等温锻造Ti-44Al-4Nb-1.5Cr-0.5Mo-0.1B-0.1Y合金高温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2018, 35(3):11-15.

      摘要 (680) HTML (0) PDF 1.8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研究经二步等温锻造得到的Ti-44Al-4Nb-1.5Cr-0.5Mo-0.1B-0.1Y(原子分数)合金单向高温压缩变形行为,揭示该合金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其变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中的α2相在等温锻造及随后的单向高温压缩过程中大部分转变为B2相和γ相;高温变形过程中γ相主要细化机理为动态再结晶,而B2相则为动态回复;孪生及其交互作用是重要的变形机理,孪晶界促进了非连续动态再结晶,从而有助于细化晶粒。

    • 等温挤压变形量对TiB+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8, 35(3):16-21.

      摘要 (632) HTML (0) PDF 2.47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塑性变形在提高原位自生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DRTMCs)强度的同时可改善塑性,但高的屈强比使其变形工艺非常敏感,压缩了适合变形的工艺区间,加大了变形加工难度。为此,提出了钛基复合材料(TMCs)等温挤压方法并成功制备出强塑性匹配较好的颗粒增强TMCs,研究了挤压变形量对其微观组织演化及综合性能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过程中增强体TiB晶须和TiC颗粒断裂并实现二次分布,使TMCs中增强体分布得到合理有效控制,当挤压比从7增大到10时,TiB晶须长径比明显减小,但随后趋于稳定。随着变形量增加,α相内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形成与片层厚度相当的沿着原始片层呈竹节排布的细小等轴晶粒。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在温度较低的两相区(985℃)进行等温热挤压变形,DRTMCs强度可达1 111 MPa,延伸率为15.7%,实现了较好的强塑性匹配。

    • 热处理对B2相区等温锻造Ti-22Al-25Nb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18, 35(3):22-25.

      摘要 (632) HTML (0) PDF 1.46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B2单相区等温锻造Ti-22Al-25Nb(原子分数)合金经不同固溶加时效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其显微组织的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Ti-22Al-25Nb合金组织中一次板条状O相变短变粗,体积分数减小,有球化的趋势,在随后的时效过程中会析出更多的次生针状板条O相;拉伸强度也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加,塑性略微提高,断裂主要以沿B2晶粒的解理面解理断裂或准解理断裂为主,呈现许多近似层状的解理小刻面,其微观形貌为微孔状的韧窝。

    • 热处理对铸态Ti48Al2Cr2Nb1B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18, 35(3):26-29.

      摘要 (572) HTML (0) PDF 1.37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真空自耗凝壳炉浇注得到Ti48Al2Cr2Nb1B合金试棒,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淬火及时效工艺对Ti48Al2Cr2Nb1B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淬火+时效处理可以提高铸态Ti48Al2Cr2Nb1B合金的抗拉强度,但对其塑性的影响作用有限。经1 380℃×30 min/QC+1 240℃×6 h/AC处理后,Ti48Al2Cr2Nb1B合金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双态组织,室温抗拉强度最高。

    • TC17钛合金在α+β两相区加热过程中片状组织的粗化行为

      2018, 35(3):30-33.

      摘要 (759) HTML (0) PDF 1.12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TC17钛合金分别在800℃和840℃两相区加热过程中片状组织的粗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片状组织逐渐粗化,粗化速率逐渐降低。片状α相的粗化过程是一个元素扩散过程,元素从势能较高的片状组织末端或缺陷位置向势能较低的平滑位置迁移,导致片状α相粗化。经计算,800℃下粗化指数为0.37,840℃下粗化指数为0.42,根据LSW粗化理论,TC17钛合金片状组织的粗化行为由体扩散和界面反应共同控制。此外,基于Gibbs-Thompson理论,建立了TC17钛合金片状组织的粗化速率预测模型。

    • 滑液温度对Ti6Al7Nb合金的耐磨性能影响研究

      2018, 35(3):34-38.

      摘要 (589) HTML (0) PDF 1.53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RTEC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Ti6Al7Nb合金的摩擦学试验,重点探讨滑液温度对其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滑液温度与Ti6Al7Nb合金的耐磨性能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滑液温度上升,Ti6Al7Nb合金的质量磨损量及平均摩擦系数均逐渐增大,滑液温度在46℃时蛋白质沉淀的析出会影响合金的磨损机理,导致质量磨损量较37℃时增加了一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发现,滑液温度为10、20、37℃时,磨损边缘区域受摩擦热作用影响,磨损机理主要为接触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及粘着磨损,磨损中心区未发现明显的粘着磨损特征,滑液温度为46、60℃时,边缘处磨损机理以接触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及粘着磨损为主,中心区磨粒磨损特征不明显,以粘着磨损为主。

    • 表面加工方法对TC4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及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2018, 35(3):39-44.

      摘要 (614) HTML (0) PDF 1.61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磨削、一次喷丸、二次喷丸3种表面加工方法对TC4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及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白光干涉仪、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对经不同方法加工的试样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等表面完整性参数进行了表征。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分别测试了不同方法加工的光滑试样(应力集中系数Kt=1)和缺口试样(Kt=2)的旋转弯曲疲劳S-N曲线。结果表明,相比磨削,一次喷丸和二次喷丸处理后TC4钛合金光滑试样和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均显著提高,TC4钛合金的疲劳缺口敏感性下降。另外,二次喷丸的疲劳极限增益效果优于一次喷丸的,原因是二次喷丸在TC4钛合金表面形成了更优的残余压应力场分布和更低的表面粗糙度。

当期目录

年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