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方式:
    研究与应用
  • β锻造应变对TC18钛合金织构及拉伸性能的影响机制

    邓浩;罗恒军;马英杰;尹卫东;尹慧;向伟;

    2025,42(3):1-7

    关键词: TC18钛合金;β锻造;应变;织构;拉伸性能

    Abstract:

    锻造应变分布对TC18钛合金锻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揭示相关影响机制对锻件的制造具有重要意义。在T_β+20℃下锻造了TC18钛合金锻件,分析了该锻件三个不同应变位置(0.25~0.50、0.50~0.75和0.75~1.00)的锻态和热处理态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β锻造应?变的?增加,锻件的软化机制由动态回复过渡到动态再结晶,并在?应?变为0.50~0.75的应变位置观察到了β?111?//FD+β?100?//FD的混合织构,在0.75~1.00的应变位置产生了严重的β?100?//FD织构。此外,随着β锻造应变的增加,TC18钛合金的拉伸强度呈降低趋势并产生了严重的各向异性。合金强度降低是由于强变形织构的β相与α相之间的弹性模量差异过大,导致变形不协调,而拉伸性能各向异性是由于拉长形态的原始β晶粒所导致。本研究为TC18钛合金锻件的工程制造提供了理论支撑。

  • TB18钛合金β热处理后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

    周伟;辛社伟;刘向宏;张新全;王晓;闫康;王涛;

    2025,42(3):8-13

    关键词: 高强钛合金;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Abstract:

    以TB18钛合金工程应用为目标制定最佳β热处理工艺,研究了β热处理后的组织特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18钛合金β热处理后晶粒尺寸较小(≤100μm)时,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塑性,增大晶粒尺寸,合金强度和塑性均降低。当晶粒尺寸约为200μm时,合金具有较好的强度–塑性–韧性匹配。TB18钛合金经β相区固溶处理缓慢冷却会形成连续晶界α相(α_(GB)),严重降低塑性,建议TB18钛合金大锻件的整体β热处理应采用相应的快速冷却手段,避免形成连续α_(GB)。TB18钛合金析出强化效应随析出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随析出相尺寸的增大而降低,合金塑性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当β热处理后析出相充分析出,并保持一定的片层尺寸时,TB18钛合金能够获得良好强度-塑性-韧性匹配。

  • 置氢处理对TC17钛合金固溶-时效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王耀奇;李红;牛勇;张宁;刘文祎;

    2025,42(3):14-19

    关键词: TC17钛合金;置氢处理;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微观组织;显微硬度

    Abstract:

    对TC17钛合金进行置氢处理后,再对其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分别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置氢处理后的TC17钛合金随着氢含量的增加,β转变组织中的片层状α相逐渐转变为β相,显微硬度降低。固溶处理后随着氢含量的增加或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比例减少,β相比例增加,当固溶温度低于780℃时,显微硬度整体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当固溶温度高于800℃时,显微硬度整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固溶+时效处理后,随着氢含量的增加,微观组织由双态组织转变为网篮组织,并且当固溶温度高于780℃时,显微硬度随着氢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 应变速率对TA11钛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

    王婕;郑必举;

    2025,42(3):20-26

    关键词: TA11钛合金;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本构方程

    Abstract:

    为获取Ti-8Al-1Mo-1V (TA11)合金的热变形加工参数,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1247 K下对TA11钛合金进行高温压缩测试,研究了应变速率0.05~20 s~(-1)对其组织和流变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A11钛合金的热变形流变应力受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及再结晶等多种机制的共同影响。在低应变速率0.05 s~(-1)下,流变应力曲线呈现出稳定阶段,表明材料在该条件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变形行为;而在高应变速率20 s~(-1)下,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明显增大。此外,还建立了TA11钛合金应变速率与流变应力之间的本构方程。

  • Ti35合金在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刘旺瑛;武婧;程卫军;邱张维佳;徐建平;李欢;刘承泽;吴金平;

    2025,42(3):27-28

    关键词: Ti35合金;腐蚀行为;电化学;全浸腐蚀试验

    Abstract:

    采用全浸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手段,研究了Ti35合金在不同浓度(1、9 M)和温度(25、95℃)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Ti35合金在NaOH溶液中浸泡192h后的腐蚀速率均为负值,这是由于样品表面形成腐蚀产物而导致其质量增加。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9 M-95℃条件下Ti35合金的极化电阻(Rp)较其他腐蚀条件下低一个数量级,且钝化电流密度(Ipass)是其它条件Ipass的3倍以上,腐蚀电流密度(Icorr)比其他三种条件下高一个数量级。在9M-95℃条件下,Ti35合金表面的TiO_2倾向转化为水溶性HTiO_3~-和低保护性的Ti_2O_3,使得钝化膜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导致Ti35合金的耐蚀性能降低。

  • TC17钛合金锻件异常组织特征及原因分析

    韩彤;张俊晓;刘娣;白钰;吴天栋;张利军;

    2025,42(3):35-39

    关键词: TC17钛合金;两相区;过热组织;变形热效应

    Abstract:

    经α+β两相区常规锻造的TC17钛合金锻件,在低倍检查时发现部分区域有沿金属流动方向被压扁拉长且明暗交错的片层组织。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到组织异常区域为变形魏氏组织,与正常区域的等轴组织存在显著差异。经检测,异常区域拉伸强度低于正常区域。通过实验手段结合生产实际分析,排除了成分偏析、加热温度异常以及温度不均匀等影响因素。最终确定异常组织形成的原因为TC17钛合金锻造过程中,局部区域因变形热效应产生了36~44℃的温升,锻造温度超过相变点而产生β锻造组织。

  • 综合评述
  • 钛及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南榕;孙花梅;蔡建华;李思兰;

    2025,42(3):40-47

    关键词: 钛及钛合金;表面处理;耐磨性;耐腐蚀性

    Abstract:

    钛及钛合金在一些极端或特定环境下存在表面性能不足的问题,例如耐磨性较差、硬度低及耐腐蚀性差等,服役过程中易导致材料损伤,降低材料的可靠性,极大限制了钛及钛合金的应用。表面处理技术具有成本效益显著、提升效果突出的优势,已成为进一步改善钛及钛合金综合性能的有效解决方案。综述了钛及钛合金表面涂覆技术、表面改性技术和复合表面处理技术的特点与研究现状,展望了钛及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应用潜力。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钛及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也将持续向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 行业动态
  • 日本大阪钛科技公司2024财年结算速报

    何蕾;

    2025,42(3):7-7

    关键词:

    Abstract:

    <正>日本大阪钛科技公司2024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营业额为519.14亿日元,较2023财年的553.22亿日元下降了6.2%;营业利润为100.88亿日元,较2023财年的82.88亿日元增长了21.7%。钛事业部2024财年的销售额为479.47亿日元,较2023财年的522.99亿日元下降了8.3%。

  • 日本东邦钛公司2024财年结算速报

    何蕾;

    2025,42(3):47-47

    关键词:

    Abstract:

    <正>日本东邦钛公司2024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销售额为889.74亿日元,较2023财年的784.04亿日元增长了13.5%;营业利润为58.80亿日元,较2023财年的56.28亿日元增长了4.5%;净利润为37.26亿日元,较2023财年的49.21亿日元下降了24.7%。钛金属事业部2024财年销售额达到655.68亿日元,较2023财年增长10.5%。其中,面向航空领域的出口海绵钛销售依然保持坚挺;面向一般工业用途的海绵钛销售低于上年同期水平;面向半导体用途的高纯度钛销售则呈现恢复趋势,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 2025年钛锆铪钒分会年会暨钛谷产业发展大会在宝鸡召开

    何蕾;

    2025,42(3):48-48

    关键词:

    Abstract:

    <正>4月22至26日,2025年钛锆铪钒分会年会暨钛谷产业发展大会在陕西省宝鸡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宝鸡市人民政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钒分会联合主办,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单位承办。大会以“钛谷链接世界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钛及钛合金技术的新进展、新应用以及新趋势,深化国内外钛及新材料行业合作交流与互惠互赢,畅通行业上下游循环,加快应用跨界融合与产业升级换代,共同构建新时代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 研究简报
  • 高强钛合金剪切强度与拉伸强度的逆相关关系研究

    刘凡 ;雷征;

    2025,42(3):34-34

    关键词:

    Abstract:

    <正>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机械性能优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尤其是需要减重的应用场景中。例如,现代民用飞机的紧固件数量可能超过100万件,总重量约4.5 t,若将钢制紧固件替换为钛制紧固件则可显著减轻飞机重量。目前,钛合金紧固件主要采用Ti6Al4V合金,其剪切强度不超过650 MPa,而拉伸强度为1050~1100 MPa。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过刊浏览